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0
主题的说法的五花八门,正标志着研究的深入。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有关〈三国演义〉研究的两个问题的思考》,载《明清小说研究》第
2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年 12 月出版)杨凌芬认为主题概念“有两
个分支:创作理论中的主题和鉴赏理论中的主题。”因此,她主张“建立
鉴赏论中的主题概念”。所谓“鉴赏论中的主题”,“就是研究者通过作
品的形象体系和故事情节掌握的作品的中心思想。”(《建立鉴赏论中的
主题概念》,载《明清小说研究》第5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年 6 月
出版)这些观点,对研究者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进入九十年代,对《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研究有所深入,但对主题
问题的探讨却不够活跃,专题论文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主题
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还有分歧。其二,八十年代已经提出多种观点,
要想超越它们,提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三国》主题的见解。例如潘
承玉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载《晋阳学刊》1994 年第
1 期)、秦玉明的《天道循环:〈三国演义〉的思想核心》(载《攀枝花
大学学报》1996 年第 1 期)。不过,由于他们对以往的《三国》研究,特
别是主题研究的了解不够全面,其见解也有片面之处。看来,要想在主题
研究上取得新的较大的进展,尚需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努力。
(五)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与成就
二十年来,对这一问题讨论热烈,成果甚丰。主要表现在:
1.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学者们提出了五种观点:
(1)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这是以往占主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