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0 次评价)943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0 年《三国演义》版本专题研讨会后,有关《三国演义》的版本研究在整理 印行各重要版本、考辨版本源流以及评改本的研究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 绩。然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出版工作还 是明显滞后,学术界今后应首先将重点放到国内外已发现的各种重要版本 的系统整理工作上,从而为版本研究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文献依据。同 时对各种评改本须进一步深入地予以研究。 3、题旨研究。与作者、版本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题旨研究在前半 个世纪似乎被忽略,虽然 20 年代鲁迅、谢无量,40 年代李辰冬等都不同 程度地涉及到《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但未见有专题性的系统论述。50 年代之后,借助“人民性”与“为曹操翻案”的二次大讨论, 《三国演义》 题旨研究突然热遍全国。围绕“人民性”的论题,涉及到作者的爱憎态度、 正统思想、爱国主义、民族情感等。围绕“为曹操翻案”的论题,争论的 重点在于人物形象,但同样涉及“尊刘抑曹”正统思想及如何评价的问题。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次论争的确存在过多的政治图解,但对促进人 们之于《三国演义》题旨的认识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时期的题旨 研究因充分吸取了思想解放的精神成果以及海外人文学科新理论新方法, 逐步从原先的政治意识层面拓展至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历 史哲学等层面作多角度的透视,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新见迭出, 令人眼花缭乱。但无庸讳言,由于受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操作者熟习程 度的影响,许多新见难免主观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之嫌。而《三国演义》 内涵的丰富复杂,也使那些单一、平面的概括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许多 新说尽管新鲜一时,但终究似过眼烟云。我们认为,今后的题旨研究应跳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9-10 15:14 , Processed in 0.4920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