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国 演 义 》研 究
.
——
和 创造 出来 形象 的成功 的美
,
毕 竟不是 同一
个 范 畴的东 西
。
说 了这些
,
就 易于 探讨 曹操 的历史 形象
到 艺术形 象 的变化 过程 了
。
既然 苏史上 的曹 操有 复 杂的形象 特征
,
后 人对 于他
,
可 取其 一个方 面
,
不取其 另 一
方 面
,
也 并不 奇怪
。
当然
,
公允地 对历 史人
物 作 出评 价肯 定要看 他在 历 史上 的作 用
,
但
有 些人 注意他 政治
、
军 事上 的作为
,
也应 该
允许 有人 更 多 地着 眼于他 的道德 品质
,
有人
。
兴许不 同人 心 目 中便 有不 同 的曹操 形
象
。
这 既是曹操 本人 一生 的所作 所为 给人 们
提 供 的丰富复 杂 的 内容 所致
,
也是 由不 同人
所处的 时代
、
社会 环境
,
本 人 的思 想情 感决
定 的
。
唐 太宗 赞扬 曹操
:
“ 匡 正之 功
,
异于
往代
”
,
杜 甫在 写 赠曹霸 将军 时
,
着 实称 道
曹 霸为
:
“ 魏 武之子 孙
”
,
赞 叹
“ 英 雄割据
虽 已 矣
,
文 采风 流今 尚存
。
”
(
《
丹 青 引
·
赠曹 将军霸》 ) 这是 褒 扬的
。
南宋爱 国诗人 陆 游在 《
山南行》
、
《
喜
谭德称 归》
、
《
过野人 家 有感》
、
《
游诸 葛
武侯 书台》
、
《
书愤》 等 等诗作 中以 敬慕之
情颂 扬诸 葛亮 的同 时
,
竟在 他 的 诗 中 写 下
了 这样 的句 子
:
“ 邦 命 中兴 汉
,
天 心 大 讨
曹
。
”
三 国的故 事
,
在 他 的心 目中 已溶 进 了
朱 金矛 盾 的现实 内容
。
曹操 的 形 象成 了侵 略
者
、
卖 国贼
、
奸按 之徒 的代 表 了
。
唐宋 两代 的一 些代 表性人 物 在 再 创 造
“历 史
”
。
他们 各 自以 自己 的政治 态度
,
伦
理观 念
、
美 学理 想 自觉不 自觉地 在 改造历 史
人物
.
象 曹操这 样
,
或被 取其美
,
或 被取其
丑
,
这是 无 可奈何 的事
。
因为借 历史 亡灵 的
躯壳
, 来 寄托 自己 的灵魂
, 本来 就并 不罕 见
。
在 民 间 艺术 创作 中
,
曹操 的形 象早就 开
始 活跃起 来
。
隋代大 业 年间
,
“ 场 帝别效 学
士杜 宝
,
修水饰 图 经 十五 卷新成
.
以三月 上
已 日
,
会 群 臣 于 曲水
,
以 观水饰
。
”
(
《
太
平 广 记 卷二 百二 十 六
·
伎 巧 类
·
水 饰 图
经》 ) 当时
,
有许多 神 话
、
传 说
、
历 史故 事
变 成 傀儡戏供 人观 赏
,
其 中就 有
“ 曹瞒 浴谁
水 击水蛟
。
”
唐代
,
三 国 故 事成 了
“ 说话
”
艺人 创作 的 题材
.
李 商 隐在 《
骄 儿 诗》 中
云
:
“或 谑张 飞 胡
,
或 笑邓艾 吃
”
.
虽 然其
中没有 提到 曹操
,
可 以推测 演说
“ 三 国
”
是
很难 离开 曹操 的
。
苏 东坡 的 《
志林》 中
,
不
仅 有说 曹操 的 故 事
,
而 且有 以强烈 的憎 恶 感
情 来贬斥 曹操 的记 载
。
当时这 种有 明显倾 向
性 的 说书 艺术
, 大大 打动 了 听众
, 甚至 连
“小
儿
”
也产 生共 鸣
:
“ 王彭 尝云
:
‘涂 巷 中小
儿 薄 劣
,
其 家所 厌苦
,
辄 与泉 ( 钱 )
,
令聚
坐 听说 古话
,
至 说三 国事
,
闻刘玄 德败
,
频
签 眉
,
有 出涕者
,
闻曹 操败 即喜 唱快
’
,
以
是 知君 子
、
小人 之 泽
,
百世不 斩
。
” 曹操 的
艺 术形 象恐 怕这 时 已经 是个 白脸 了
。
追 写 北宋 都城 汁梁 生活和 风土人 情 的孟
元老 《
东京梦 华录 》
,
在 卷五 《
京瓦伎 艺》
一节里
,
列举 当时 说书技 艺之盛
,
仅 说历史
已有 专 门家 霍 四 究
“ 说三分
”
、
尹 常 卖 说
“ 五 代史
”
.
这 些 底本 虽 不可 查考
,
却与苏
东坡 所载 以及 以后 出现
‘
的 《
三 国志平话》 合
辙
。
落 于文 字 的
“讲 史
,
《
三 国志平话》
,
正象 郑振 铎先生 所 指 出的
:
“这 部小 说对 于
曹操 已 是 没有 好感
,
只是着力 写他几 次狼 狈
的 失败
”
(
《
中国文 学研 究》 1 8
9 页 》
。
确
实
,
在 《
平 话》 中
,
作者借 刘 备之 口 吟 出这
样 的歌
:
“ 四海 皇皇兮
,
贼若 蚁
。
曹操无 端
兮
,
有 意为君
”
,
“ 朝内不正
,
则 贼 若 蛟
虫
L
。
斩除 曹贼
,
与君 一体 !
”
把曹操 比
作
“ 栽平 帝夺 天下
”
的王莽
,
认 为
“善 恶 到
头终有 报
,
恶来还 有 恶图 之
。
”
爱憎非 常鲜
明
。
《
三 国志平话》 虽 说是说 书人 底本
,
无
论 是情 节描写 的粗 疏
,
还 是文 字 的鄙 陋
,
可
以 看 出它也只 是 当时说 书时的 一个粗 纲
,
许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