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陈寿在 编
撰
《三 国 志
·
陈 王
传》 的 时 候少 写 了
一 笔
,
于 是 曹植 为
曹操第几子就成 了
一个问 题
。
对此
,
前代一些研 究者如
丁 晏
、
朱绪 曾等还
没有给予 注意
,
倒
是近人对 它颇感兴
趣 了
,
并 且试 图作
出解 答
。 答案是不
同的
,
归纳起来主
要有 四 种
:
第二子说
。
文
学古藉 出版社
《曹
集拴评》 出版说明
中说
:
“曹植
, 字子
建
,
是 曹操第二个
儿子
。
”
第 三 子说
。
王
瑶《
魏晋 五言诗》
一
文说
:
“曹植
, 字子
建
,
是曹操 的 第三
子
。 ”
第 四子 说
。
郭沫若《
历史人 物
· 论曹植》
一 文说
:
“ 曹植 曹操之第 四 子
。
”
“ 次 子
”说
。
中 国科学 院文研所 文学史
游 国恩 等主 编文学史 皆有此说
。
在这 四 说 中
,
“次子
”说 实际 上是一种游
移不 确定的 说 法
,
考虑 到曹操 共有二十五个
儿子
,
它 的 含糊性就 更 加突 出
。
而 在三 种确
定 的说 法 中
,
则 以第三 子 说 最为流行
,
笔者
见 到的 不 少 有 关文 字皆持 此 说
,
而且近 年新
版 的《辞海 》
、
《
辞 源》这 两部大 型 工 具 书
,
在
“ 曹植
” 条 目下 也都 说
:
“ 曹操 第三 子
。 ,
究 竟 以何 说为是呢 ?
这是 需要考订 一番
的
。
先看 第二 子 说
。
此 说 显 然是错误 的
。
曹
操第一 个 儿 子 曹 昂
(刘 夫人 所生 )
,
《
魏 志
·
武帝纪》
、
《后 妃传》
及 《魏略 》
等 皆明载 其事
,
不容 置疑
。 曹 昂的年 龄是可 以 大 致 推 算 出
的
。 据《
魏志
· 武文世王 公传》
,
他 曾
“弱冠举
孝廉
” , 古人二十行冠礼
,
可知他 至少 曾活 到
二 十岁左右
。 曹 昂于建 安二年
( 1
9 7
)
征张绣
时战死
, 就算其 时是二十 岁吧 ( 不会更小 了 )
,
那末他就是 生于光和六年
( 1 7 8 ) 的
,
他 比 曹
植 (生于初平三 年
,
1 9 2
)
大 十四 岁
。
曹昂之
外
,
曹植尚有 同母 (卞 氏 ) 兄曹不
,
这 也是不
必论证 的
,
所 以曹植不 可能是第二 子
,
至少
是第 三 子
。
再讨 论第三子说
。 持此说者
,
是承认曹
昂为曹操长子 的
,
这从新版《
辞 海》
、
《
辞源》
的
“ 曹王
”条下 皆称王 为
“曹操 次 子
”可知
。
所
以 此说就是认 为曹操儿子 的顺 序为
:
一
、
曹
昂
;
二
、
曹 王
;
三
、
曹植
。
此说似 乎是有根据 的
。
第一
, 曹 昂死 后
,
曹巫 就 成了 长子
,
这也 是他后来在夺嫡 斗争
中取胜 的 重要凭借
。
所 以 在 昂
、
王 之间 是没
有其他兄 弟的
。 第 二
,
后 来 同曹 王 争夺太子
地位 的
,
主 要就 是曹植
。
既 然 如此
,
他不就
是 曹巫 以 下 的最 大 的 弟弟吗 ?
不 过细考起来
,
这后 一条根据 是不足征
的
。
据《
魏 志》
本 传
,
曹植之 所以能 同曹王 争
为太子
,
主 要是 他在曹操那 里
“特见宠爱
” ,
才
“ 几为太 子者数矣
” ;
而 曹操宠爱他 的 主 要
出发点
,
是欣 赏他 的才情
。
所 以这件事 只 能
说是曹操
“ 唯才是举
”用人方 针
,
用 到了 选择
继承人 问 题上
,
它 同曹植在 序齿上 的长 幼先
后 是不相干 的
。
关于此 点
,
我 们还可 以 举曹
冲之事作 为侧面例证
。
据《
武文世王公 传》
,
曹冲
“ 少 聪察岐疑
” ,
又
“仁 爱识达
” ,
亦 曾受
到曹操 的 宠爱
,
曹操
“ 数对群 臣称 述
,
有欲
传后 意
” 。
不幸他 早死
,
“传后
” 没 有实行
。
此事曹玉也非常 清楚
,
他说
“ 家兄孝廉
(指
曹 昂)
,
白其分 也
。
若使仓舒 (冲字)
在
,
我
曹
植
为
曹
操
第
几
子
徐
特
公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