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论文】
孔
明
故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
区
与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陈翔华
唐代伟 大 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 诗
中
,
热烈颂扬
“
诸葛大名垂 宇宙
”
。
诸葛
亮故事尽管在 当时已有很 大的影响
,
但是
真正广及兄弟民族地区
,
以及 远播海外
,
还在于后来
,
特别是罗贯 中《 三国志通 俗
演 义》的成书以后
。
历史人 物诸葛亮 曾在 《 隆 中对》 中
,
提出过
“
西 和诸戎
,
南抚 夷越
”
,
即用
“
和
抚
”
的办 法对待 少数民族
。
他平定南中
,
目
动 在于征服
,
但是采取使 之
“
心服
”
的办
法
,
并把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文 化带到 少数
民族 地区
。
结果
,“
诸夷慕武 侯 之德
,
渐
去山林
,
徙居平地
,
建城邑
,
务农 桑
。”
(杨慎《 滇载记》)
他还
“
为 夷 作 图谱
,
以赐夷
,
夷甚 重之
”
(《华阳 国
志》)
。
因 此
,
堵葛亮去世后
,
兄 弟民族
群众
“
戎夷野祀
”
,
对他表示深切 怀念
。
至今云南 的一些民族 中
,
还 流传着许多故
事
,
说有些习俗是由诸葛亮传 去 的
。
傣族
民 间传说诸葛亮南征 到澜沧 江
,
杀死贪婪
的 汉官
,
送来谷种
,
教他 们打谷春米
。
诸
葛亮回师时
,
傣家男女老少 都来 送行
,
说
:“
天上 星星 再多
,
也没 有垂 相为 我们
做的好事多
;
高 高的贝 叶树
,
会永 远记下
垂相 的恩德
。
”
诸葛亮临别
,
把 自己的帽
子摘下 赠给傣人
。
后来
,
傣人遇上可怕的
瘴气
,
便 遵照诸 葛亮在所 赠帽子 的绸 条上
写的嘱 咐
:
“
想命长
,
水冲凉
;
草 棚矮
,
住 高房
”,
盖 起了形似诸葛亮帽的傣家竹
楼
,
用 凉 水洗澡
,
终于驱逐了瘴气
。
由于
诸葛亮在卡伉族 人民中的历史威望
,
近代
西方传教士受到抵制时
,
就不得 不编 造说
“
耶稣是孔明的弟弟
”
的故 事
,
以达 到在
作低 人中进行宗教宣传活动的目的
。
历史人物诸葛亮对域外 的影响
,
有朝
鲜 建立堵葛亮庙事
。
公元一六九五年 (即
清康照三
一
卜四年)
,
朝鲜 还 明令以岳飞配
享 诸葛亮庙作 为纪念
,
尽 管诸葛亮生 前根
本没有刊过朝 鲜等地
。
但涪
,
作为智谋之 士 孔明的故事
,
则
主要是通过汉 文小说
,
戏曲的译述
,
特别
是通过口头或 文字翻译以诸葛亮为中心人
物 的罗贯 中《三国志通俗 演义》或毛宗岗评
改本《第一才 子书》
,
而 流传到兄弟民族
地区以及域外诸国的
。
早在 明代末年
,
后
金(清)达海就开始 用满文翻译罗 贯 中 的
这 部小说
。
公元16 8 9年
,
日人湖南文 山翻
译的日文本《 通俗 三国志》
,
例如前半部
就有 《徐庶荐诸葛孔明》
、
《 玄德三顾茅
庐》
、
《玄德风 雪访 孔明》
、
《 定三分孔明
出茅庐》
、
《 孔明遗计救 刘琦》
、
《孔明
博望坡烧屯》
、
《孔明计烧新野 城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