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三顾茅庐”的情节艺术
(0 次评价)6963 人阅读0 次下载
的纵向推迸 , 反而使情节加宽加厚 , 更为 逼真 , 更趋富实 , 最终达到 “不知 道这些 细节 , 就看不清总画面 ” (恩格斯《反杜 林论 》 , 转引自《名作欣尝 》8 2 年第2期 傅治同文《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的高 度 。 譬如 刘备二顾来自卧龙草堂前 , 第一 眼看 到 的是一幅 门联 : “ 淡泊以明志 , 宁 静而致远 ” 。 这 是一个很有表现力 的细 节 。 言为心声 , 门联 显 志 , 它足以充分透露 出屋中主 人那种超俗旷逸 、 情致高远的襟 怀 。 作为孔明出场前的全部刚写 , 这一细 节 , 微墨传神 , 断 不可 少 。 明 明作者苦心 孤诣 , 用意深邃 , 却语 出自然 , 庶几令人 不察 。 细节描写始终与人物活动 , 与整个发 展 中的故 事情 节紧紧溶合一 起 , 针脚细密 , ‘如大树躯杆与其枝叶般不可分离 , 这是 三顾情节 中细节描写的 总特点 , 也是 它的 优点 。 第四 , 独立完整 。 自成高格 。 我们 说 三顾情节具有 “独立完整” 的特点 , 一是 指情节构 成本身 , 二是指 人物形象的塑 造 。 “三顾 茅庐” 的情节大致有六个章回 的内容(以第3 4回为序 , 第3 9回为尾) , J清节 的 基 本 钱索是 : 说 孔 明—荐孔 明 — 访 孔 明—孔 明出山 。 这之俞的全 部倩节 , 是诸葛亮出场前政治形 势 的描 述 。 如 果我们把这些都看作诸葛亮出场 的 远铺垫 , 那么 , “元 直走马 荐诸葛 ” , “司 马徽再荐名士 ” 两段 故事则为直接铺 垫 。 紧接三顾 之后的 “博望 坡 军 师 初用 兵 ” , 显示 诸葛亮初 出茅庐第一功 , 也是 一段照 应文字 。 所以 , 从故事情节的完整 意义上来说 , 大致包括有以下 几个段落 : 第34 — 3 6回 ( “跃 马 过檀 溪 ” 、 “南障逢隐贤” 、 “ 走马荐诸葛 ” ) — 发 端(或楔子) ; 第3 7回( “三顾 茅卢 ” ) 、 一 蓄势并 发展 ; 第3只回( “ 隆中决策 ” ) 一 一 高峰, 第3 9回( “军师 初 用兵 ” ) — 余 波 。 可见 , 情节构 成前有 埋伏 , 后有照 应 , 有先声 , 有余势 , 前一段情节做后一 段情节的必要 准备 , 后一段情节又成了前 一段情节的必然发展 , 无论内容和形式 , 都关合甚密 , 而且 , 重点突出 , 纲目分 明 。 “ 隆中决策 ” 始终起纲的作用 , 牵动 、 着许许多多的小情节 , 并且潜伏很长 , 澳 及很远 。 值得称道的是 , 作者 并不是按部就班 地依 照 “头 、 身 、 尾 ” 这些一般的程式组 构情节 , 而是力求从变化中求完整 , 于变 化 中求统一 。 情节的发展部分极尽曲折之 妙 , 自不待说 , 即如情节的发端 , 也是因 势入题 , 起笔峥嵘 。 两个牵线人物 , 次第 而来 , 又几作 “盘 马弯弓故不发” 之态 , 大有莫测高深的气象 。 徐庶长歌于市 , 刘 备误以为非 “龙” 即 “凤” , 当即委以重 任 , 恰好立获两胜 , 这使刘备几乎心满意 足 而更 无奢求 。 倩节尚未全面铺开 , 先有 此一顿 , 以小军 师 引出大军师 , 以小误会 弓!起一连 串 的大误会 , 以小曲折由欢起后来 的大波澜 , 具有极大的预示性和感染力 。 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 , 这里出现的几 个主要人物 的性格 , 都有相对独立和完整 的刻划 。 即使不 看前篇后篇 , 也足以准确 把握他们的基本性裕怜征 。 刘备如此 , 诸 葛亮 、 张 飞也是如 此 。 诸葛亮出场 之前 , 浓墨重彩 , 极尽 烘 染之能事 , 早已先声夺人 ; 既 出之后 , 隆 中一通精深至论尚嫌表彰不够 , 随即附之 以 “博望 烧 屯” 一节作 迸一步的实践印 证 。 这样 , 由近及远 , 从隐到显 , 由其言 到 其行 , 终于使这个 “旋斡天地, 补缀乾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5 14:12 , Processed in 0.4790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