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三顾茅庐”的情节艺术
(0 次评价)6952 人阅读0 次下载
既 一可 以看劝l一条曲折多变的情节的线 , 又 能够感觉到潜伏其巾的人物情感起伏发展 的 线 。 两线 总是交互揩调 发展 。 “人之轻 率径 遂 者 , 必非妙人 ; 文之轻 率径遂 者 , 必非妙 文 ” 。 (毛批《三 国演义》第3 5 回 总评) “避” 的性格导 致 “避” 的情节 , “避£ 的情节又反转来显示 “避” 的性 格 。 正是在这 表面 重复 、 实含变异的 曲折 情节中 , 十分自然地 交代 或刻划 了典型环 境 、 典型环境中的人物以及不同人物典型 的心理状态等 , 因而 它是 “更高基础 上的 重复 ” , 在本质 _ 卜反映 着情节内在 的 “螺 旋 式的递 进 ” 。 (《卡尔 · 马克思》 , 《列宁 全集》第2 1 卷第3 6页)所以读来不 烦不腻 , 有一种艺术的 享受 。 第二 , 虚实相生 , 以宾托主 。 金 圣叹 说 :“文到 入妙处, 纯是虚 中有实 , 实中 肴虚 ” 。 《三 国 演义沙作者 深得叙事虚卖 之法 。 每每以虚写手法达到实写无以达到 的效 果 。 “三顾 茅庐” 就是以虚实结合 的 艺术辩证法 来安排情节的 。 明写 、 实写刘 备 , 暗写 、 虎写孔 明 , 一虚一实 , 参差 变 换 , 各各入妙 、_ 、 诸 葛 亮作为 中心人物 , 他 的形象终 究 不能 靠静止介绍来刻划 , 而必须借助于生 动丰富的 艺术情节 ; 但在他 尚未出 场 之 前 , 要通 过其自身言语 行动 来实写已不可 能 , 只能靠 虚写 。 这里 , 作者首先把司 马 薇 、 徐厂 . 两个人物作为虚写手段出现 , 他 们 的主要任务 , 除了介绍孔 明 的家世来 历 , 还 要渲 染他 的绝世才能 , 而尤以后者 为要 。 对此 , 作 者兼用直接描写与间 接描 写 两种 手法 , 或直扬 其智 , 或反衬其才 , 两人把自己比得越低 , 孔明的才智越加 倍 地显高 。 接着 , 童子 、 农夫 、 崔 州平诸四友 及 岳丈黄承彦等相继 出现 。 由这一 系 列 人 物 、 事件所组 成的实写情节 , 从不同角度 旁衬出孔明性格的某些 侧而 一他 的品仔 为人 、 他 的志 趣好尚等等 。 从刘备一方来 讲 , 他 的每一次行动 , 以及 由此所构成的 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 无一不是由孔明的 行为所规定 灼 。 所以 , 孔明 虽未出场 , 但 作品中处处可以感觉到他 的存在 。 他始终 是 一个布动全局 的焦点人物 。 张飞 屡次三 番地 抱怨 发 火 , 一方面 固然 在衬托刘备的 谦恭 礼貌 , 而归根 到底还 是映衬孔明高逸 不群的隐士风度 ; 刘备的近乎痴迷可笑的 谦 卑 , 实际 上含有 “ 如龙 之主须得如龙之 士佐之 ” 的意义在 , 一种 正 面 衬 托 。 总 之 , 无 沦正衬 、 反衬 、 旁 衬 或 明衬 、 暗 衬 , 这多种 衬托手法 的 交错运用 , 情势 、 氛围 的反复烘染 , 都是由虚写诸葛亮这一 点派生而来的 。 这样 , 虎实结 合一起 , 既 可以不断设置 悬 念 , 推 动情节起伏发展 , 收到 引人 入胜 的效果 ; 又能够经济运 笔 , 在有限的篇幅 里 , 取得更大容量 , 以丰富 作 品 的思想和艺术 , 使事件不孤立 , 人物 不单薄 。 在这 里 , 它 的最直接的艺术效果 是 , 同时实现了刘备 、 诸葛亮这两个主 要 人 物的形象 刻划 , 不 同的仅仅是后者 “不 于有处写 , 正于无处写 ” , 却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 此所谓 “不待接席言欢, 而孔 明之为孔明 , 于 此已领略过半矣 ” 。 (毛 批 《三国演义》第3 7 回总评) 当孔明出场之后 , 笔锋顿转 , 由虚写 转为实写 , 立刻进入性格的 直接刻划 。 隆 中对策 , 一通宏论 , 振聋发联 , 真乃 一字 一珠r前文全部虚写 至 此一收 , 散发出眩 异 常的一照 。 诸葛亮这个神奇人物一下子 活脱脱地站立了起来石应该 说 , 这种 艺术 上的巨夫成功 , 首先得力于精巧的情节构 思 。 第三 , 细处见真 , 微墨传神 。 细节是 情节构成 的基本要素 。 从艺术表现上来 看 , 没有生动 、 丰富 、 富有特征性的细节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21:35 , Processed in 0.4761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