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漫谈陈寿的史学
(0 次评价)12645 人阅读0 次下载
琳帝时间算 , 不过六十年 。 这表明陈寿写 史 , 不单以封建王朝为断限 , 而 主要以历 史 时期为断限的卓识 。 因为自黄巾起义 , 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 而自董卓乱起 , 天 下已进入封建军阀割握时期 , 在这基础上 形成三国 , 实则由众多的军阀割箱孕育出 三个大割据 。 最 后魏灭蜀 , 晋灭魏 、 , 灭吴 , 割据又归统一 。 《三国 志》所写 , 就是 这 段军阀怎样割据 , 祖 国又怎样 由割据走 向统一的历史 。 倘若按照 《汉书》 、 《东 观汉记》以王朝为断恨的史法 , 那么这段 完整的历史就只有被制裂开 了 。 为魏 、 吴 、 蜀各写一书 , 这在纪传史 中也是一种创新 。 因为三者本是各 自独立 的政权 , 相互并不统属 , 强为一书 , 就无 法反映这一历史的真实 。 但三者又都是中 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 都曾试 图统一祖 国 , 而魏贡献尤多 。 因此 , 陈寿特为魏帝 立纪 , 作为全史之 纲 , 表明 当时虽是 “ 三 自 ” · 鼎立 , 但 祖 国的历史仍是统一的厉 实际上 , 陈寿也没有简单地将魏 、 蜀当作三个国家 , 专门为之撰写 “ 国 , 而是将其视作三个割据区域 , 他所 , 乃是这 些瓤据区域近百年的地方 在 《魏书》中 , 他为并没称过一夫皇 最大 , 自应卷快最多 。 吴居中 , 卷峡也居 中 。 蜀最> ] \ , 灭亡又最早 , 卷性 · 自应居 - 末 。 三书的排列 , 也 是以魏 、 吴 、 蜀为 序 。 我们现在所见魏 、 蜀 、 吴的排列法 , 乃是五代和宋人所为 , 并非陈寿本意 案 。 《三国志》卷数和次第的安排 , 正 显示 了 陈寿尊重史实 , 总揽三国全局的史才 。 陈寿于三国刚灭 , 即着 手写三国之 史 , 所见材料不多‘鉴于这种情况 , 他改 _ 变了 《史记》 、 《汉书》 、 《东观汉记》 以来 , 纪传史必须纪 , 表 、 志 、 传具备的 作法 , 不攀髯史料 , 以求全备 , 、 因此 , 乍 国志》仅有纪 、 倩 , 而无表 、 志 , 纪 、 传也大都简略 。 为了在简略的篇章里 尽 量反 映时代的全貌 , 《三国志》广廷地 运 用了带叙法 。 如在《王肃传》末 , 因记 一 王肃经学著作 , 遂连带将魏朝经学活动及 派别斗争作一交代 , 文字不多 , 却也 能看 涵主要情流 。 《王桑传》后 , 带叙建妥七 子中徐干等五人及其子 、 弟 、 侄和回砂文 人十多人 , 使建安作家和建安文学的情况 得到一定反映 。 西晋统治者司马氏集团猜忌残忍 , 三 国亭又多与之有关 , 陈寿以蜀巨入 晋而修 三国之史 , 自然有不少顾虑 , 因此 “于 司 马 氏最多回护 。 ” ( ( (二 十二史札记》卷六)而晋 又是承袭于魏 , 其行事颇相类似 , 敌 又不得 不进而为魏作些 图饰 。 这在其写汉 、 魏 、 晋的鼎革之际 , 表现得 最为突 出‘魏 代 汉 、 晋代魏 , 本来都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 争 , 但在《魏书公 帝 纪中 , 举凡进爵封 国 ! 赐剑履 , 加人锡 , 禅 位 , 均有诏有 策 , 旧主让德 , 新君谦辞 , 仿佛传说中的 尧舜禅让一般 。 晋至五代 , 历朝统 治者 多 玩弄 “ 禅让 ” 把戏 , 陈寿创始的这种 “ 回护 廿 、 ” 史吴 史 的 。 写 史 帝的曹操立 纪 , 为东汉末年北方的割据势 力董卓 、 袁绍等多人立传 ; 在 《吴书》中 , 首写大帝孙权 的父 兄孙坚 、 孙策 , 并为东 汉末年一度割据东南的刘拜立传, 在 《蜀 书》中 , 将最先制据西南而被蜀汉政权取 代的刘焉 、 刘璋传 略置于首篇 。 这样 , 他 就不仅仅是写了魏吴蜀 “三 国 ” 之史 ,, 也 写了以 它有 功 代表的当时中国的北方史 、一 东 南史 、 西南史 。 《三国志》 的卷数 , 《魏书》三十 , 《吴书》二十 , 《蜀书》 十 五 。 这固然是李了三书史料来源 多寡不 等的影响 , 但陈春这样安排 , 更是出于对 三国历史地位的考虑 。 魏所代表的北方割 据势力地盘 最大 , 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也 . 东晋常据著 《华阳国志》 、 唐修《晋书》 , 均称 陈寿著魏 、 吴 、 蜀三国志 。 五 代所 修 《旧唐书》和宋修 《新唐 书》 , 方将 《蜀书》列 于《吴书》之前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8-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40 , Processed in 0.35894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