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 价
《
三
国
演义
》
的思想 内容
曾鸣
如何正确评价
《三 国演义》
的思 想内
容?至今仍没有 定论
。
近几年来
,
学术界就
此开展了一 些讨论
,
这是必要的
,
有益的
。
趁此机会
,
我也想谈些粗浅的看法
。
我对
《三 国演义》总的看法是
:
小说通
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
情节
,
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的阶级矛盾
,
特别是魏
、
蜀
、
昊三个军阀集团的矛盾,并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 了当时人 民对历史人物和
历史事件的看法
。
这个时期的阶级矛盾表现
为军事的
、
政治的
、
外交的
。
斗争的方式多
种多样
,
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
通过 军阀集团
之间在争权夺利过程中种种情况 的描写 和揭
露
,
反映了封建社会代表人物的一 些真实面
目
,
也反 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某些痛苦生
活
。
小说还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
某些方面 进行了概括
,
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
实
,
总结了一定的军事和政治的经验
,
因而
成为一部有认识价值 和艺术魅力的古典文学
名著
。
至于如何评价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
,
我
是侧重从认识价值方面来肯定的
。
我 觉得这
部历史小说的思想 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当时
社会生活 的 一面镜子
,
而 不在于作者和小说
是否有封建
“正统”
观念 的问题
,
或者我们
怎样看待
“正
统
”
观念 的 问题
。
也不在于
作者是
“拥刘反曹”
、
“拥蜀反
魏
”
进步
,
还是
“拥曹反刘”
、
“
拥魏反蜀
”
进步
。
更
不在于几个军阀集团之间的混战表现了
“天
下归 一
”
趋势
,
“于社会发展
有利
”
、
“于
人民有好处
”,
因而有 所谓 的
“
进步意义
”。
对这 些 问题并非不 可讨论
,
但是在这上 面兜
圈子
,
作文章
,
是 否就能认识这部作 品在思
想内容方面的真正价值呢?似乎很难
。
我认为
《三 国演义》
有着重要的认识
价值
,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
一
、
小说以巨大 的篇幅描写了封建军阀
集团内部的矛盾
,
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
,
争
权夺利
,
尔虞我诈
,
不择手段
,
不惜牺牲人
民的一切来满足个人的欲望
,
达到个人的目
的
。
他们 的所作所为
,
给人们认识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斗争
,
认识历史经验及其阶级实
质
,
提供了形象的 教材
。
整部小说以描写魏蜀昊三 国 的矛 盾为
主
。
各个集团之 间 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
,
而
在集团本身成员之中的斗争也是尖锐的
。
他
们明争暗斗
,
胜者夺权
,
败者不 死就另投主
子
,
朝秦暮楚
,
象这种事例
,
在作品中是相
当多的
。
所谓
“天 子”
不过 是个傀儡
,
成了
军阀争权夺利的一块招牌
。
董太后与何太后
之 间的矛盾
,
十常侍与何进等的矛盾
,
董卓
与袁绍
、
曹操等人 的 一系列 矛盾
,
都无非说
明
:
这 些军 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
,
抢占地
盘
,
争夺权位
,
发生矛盾
,
互相倾轧
。
当曹
操
、
袁绍等人 的力量敌不过 董卓时
,
他们 可
以联合起来推袁绍为盟 主
,
共讨董卓
,
然而
内部又矛 盾重 重
,
不久 又四分五 裂
,
各寻 出
路
。
这 些封建军阀
,
为了达 到各自的目的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