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施展卑劣的手段
,
貂蝉施
“连环计”
,
利用吕布杀了董卓,曹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
位进而迫害胞弟
,
封建伦理道德所标榜的天
理人情
、
忠孝仁义的伪善面 目
,
都被他们自
身所演的丑 剧暴露无遗了
。
这一切
,
都是由
于统治阶级自身的阶级本性决定 的
,
他们之
间的矛盾是不可克服 的
。
为了比较集中地说明问题
,
我们 不妨以
曹操为剖析对象
。
因为在他身上集中了统治
阶级的本质特征
,
充分体现 了人物性格的复
杂性
,
有更大的认识价值和批判意义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
是艺术上的典
型
,
不 能同历史上 的曹操等同起来
。
小说中
的曹操
,
是全 书刻划得 最为成 功 的一个艺术
形象
。
作者在刻划 这个 反面人物时
,
并没有
简单地丑化他
,
而 是通 过无数富有艺术真实
的情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
在渲染他的雄才
大略中去刻划他的好诈凶残
,
多疑好忌积损
人 利已的反动本质
。
大会十八路 诸 侯讨 董
卓
、
诛吕布
、
灭 二袁
、
定辽东
、
“
并挟天 子
以令诸侯
”,
充分 显示 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
政治军事才干
。
“
宁教我负天 下人
,
勿教天
下人负我
”
的唯我 主义人生哲学指导了他毕
生的行动
,
这又 彻底暴露了剥削阶级 的本质
。
他机智顽强
,
同时又奸诈凶残
,
两者在他身
上融而为一
,
机智使 他狡诈
,
顽强使 他更 残
暴
。
当他亚 需充实力量的时候
,
他可以装出
一副贤人 的面孔
,
以仁义 相待
,
施之小屠小
惠
,
把各种 人才笼络在 自己周围
。
当他感到
失去民心会遭 到失败的危险时
,
他 可以演出
“割发代首”
的丑剧
,
以骗取人心,
或者也
做点
“好事”
来装点一下 门面
,
如做洛阳北
都尉时
,
他下令
:
“
有犯禁者
,
不避豪贵皆
责之
。
”
一 旦大权独揽或者触犯到他的利益
时
,
就露出狰狞面目
,
虐杀无辜百姓
。
如他
因父仇而兴兵
“
洗荡徐州
,
但得城池
,
将城
中百姓尽行屠戮
”,
“大军
所到之处
,
杀戮
人民
,
发掘坟墓
”
。
对这种惨无 人道 的 罪
行
,
他公然无耻地抵赖说
“吾替天行道,
岂
安忍杀戮人民!
”
可是当吕布攻克衰州
,
形
势对他很不利时
,
他可以将父仇当作人情拍
卖
,
换取自己一方的幸存
。
封建统治阶级的所
谓孝道仁慈不过如此而已
。
这些例子
,
深刻地
揭示了统治者在得势前后 的一般规律
,
对于
历代人 民认清统治者的真正 面 目大有帮助
。
为了夺取统治政权
,
他不仅残酷镇压人民
,
而且要击败 自己的政敌
,
如他借王星的头来
安定军心
,
借黄祖之手 杀称衡
,
借乱军心之
名杀杨修
,
而且要
“厚葬之”
,
此时他还做
出
“哭之
甚哀
”
的样子
。
在奸诈方面的水平
确乎超过 了其他统治阶级成员
。
荒淫无耻是剥削阶级身上的恶瘤之一
。
小说中的曹操也不例外
。
他在攻降张 绣后
,
私问左右
:
“此城中有妓女否?
”
文字虽
简
,
却道破了曹操的腐朽本质
。
统治集团貌似强 大
,
而内部 却是虚弱
的
。
曹操也常常处于 恐惧之中
,
怕人行刺
,
曾演出过
“梦
中杀人
”
的 丑剧
,
临死时还要
设
“疑 缘七 十 二,
勿令后 人知吾葬处
,
恐为
后人发掘坟也
”
。
他自供
“获罪于夭”
,
深
恐 后人群起而攻之
,
以致掘坟鞭尸
,
遗臭万
年
。
曹操这个艺术典型的意义就在于
:
他对
历代 人民认清封建统治阶级 的奸诈 残 暴
、
鱼
肉人 民的反动本质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能够
激起 人 民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和不满
。
除曹操外
,
还有董卓
、
袁绍
、
袁术
、
吕
布等
,
都是小说中的反面 人物
。
作者站在拥
护刘汉的立场上
,
从 不同 的角度把这些 形形
色色的人物的丑恶面 目和内心世 界暴 露无
遗
。
二
、
作品通过对权奸豪强的鞭挞来达到
美化
“正
统
”
思想
、
歌颂
“仁君”
、
“
仁
政
”
的目的
。
这种思 想
,
又主要是通过 刘备
这个艺术形象体现 出来的
。
在封建社会
,
封建思 想体系是统 怡思
想
,
其中也包括着正 统思想
。
在东汉 末年
,
奉刘汉为正统
,
正是封建统治思 恕体系的一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