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太平百钱”
始铸于刘蔫父子
,
认为
“直百五铁”
的
“百”
字是仿自
“太平百钱”
,
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
,
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
前面几次提到一九七八年威远黄荆沟出土的窖藏
材料
,
就是极好的证据
。
这批材料包括 了入 土时市面上实际行用 的全部(至 少是绝大部分)
钱 币种类在内
,
数量
、
类型最多的是年代最晚的
“直百五铁”
,
共有四百三十五枚之多
。
“太平百 钱”
既为蜀中所铸
,
在这 里却没有出现一枚
“太平百钱”
,
如果说
“太平百钱”
的
铸造是在
“直 百五殊”
之前
,
这是不可想像的
。
在前面 的列表材料中
,
如鄂城钢铁 厂544工
地二十一号墓
、
南昌高荣墓等早期孙吴墓葬中出土的铜 钱
,
也是有
“直 百五铁”
而无
“太平
百钱
”
。
在时代略晚的鄂城水泥 厂一号墓
、
武昌任家湾黄武六年墓等材料中
,
才有
“太平百
钱
”
与
“直百
五铁
”
同 出
,
而且在任家湾墓中还是一出就是一百多枚
。
与 此相反
,
除了专门铸
造
“太平百钱”
的 遗址之外
,
却没有发现有
“太平 百钱”
而无
“直百五株”
的现象
。
这种情
况表明
,
开始铸造
“太平 百钱”
的年代无论如何要比
“直 百五铁”
晚
,
而且是在
“直百五铁”
发行相当长一段时间之 后才开始出现的
,
绝不可能是在
“直百五株”
之前早 到蜀 汉以前的刘
焉父 子时代
。
武 昌任家湾黄武六年墓与
“直百五株”
同出的一百二十枚
“太平百钱”
,
是迄
今发现有明确入 土 时间年代最早的材料
,
说明这种钱至 迟是在公元二二七年之前即已开始铸
造
。
黄武六年
(公元2 2
7
年)为蜀汉建兴五年
,
考虑到威远黄荆沟材料所反映
“直百五株”
发行 时间较长
,
考虑到古代的 交通情况
,
“太平
百钱
”
由蜀入吴总得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
所
以
“太平百钱”
的最 早开始铸造
,
大致应在刘禅统治的建兴初年
。
三
、
“
直 百
”
这种 钱 币
,
过去有人说是刘备所铸
,
有人说是在刘禅建兴十二
、
三年时所铸
。
最近
,
在《成都晚报》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一版刊载毛求学《我市燃灯寺发现一座汉砖拱墓》
报导
:
五月上旬成都市文管会在永丰公社武侯大队燃灯寺附近清理一座大型券拱砖墓
,
在 墓
的左 边石门上有隶书
“
中平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叁
”
题记
。
该墓被认为是距今一千七百九十六
年东汉灵帝时的 墓葬
。
“
此墓早期被盗
”
,
“除盗洞、
塌 洞外
,
墓内构造非常完整
”
。
“
在
墓内积 土中发现少 量的汉
‘五
徕
,
和
‘直 百,
钱币
”
。
报导者认为
:“
‘直 百,
钱 币
,
以前
‘
一直认为是三国 时刘备进四川后造用的
,
但在东汉墓内发现
,
为我们研究
‘直百’
钱币的
年代提供了新的线素
”
。
如前所论
,
大量 成批出土的 蜀汉货 币实物
,
特 别是威远黄荆沟窖藏
和武 昌任家湾黄武六年墓 两批材料证 明
,
“直百”
钱的始铸年代
,
不仅晚于
“直百
五株
”
,
而且比
“太平百钱”
还要迟
,
因为其中都没有
“
直百
”
钱出现
。
它 怎么能够早 到东汉灵帝的
时候去呢?那 是绝 对不可能的事
。
此处墓中发现的
“直 百”
钱有两种可能
:
一种可能是后来
从盗洞或塌 洞中混进去的
,
另一种可能是三 国晚期 或此以后的人利用了中平四年的旧墓 室作
新葬时放入 的 随葬品
。
据说 墓中出土的
“直百”
钱不过仅四
、
五枚
,
看来属 于前一种情况 的
.
可能性最大
。
后 人利用前人的无主旧墓 室作新葬
,
自汉以来也是有的
。
以文 献 记载而论
,
如
《西京杂记》卷四说
:
“
篙真成帝时人
,
··
旧
:‘北邝
青陇上
,
孤质之西四丈所
,
凿 之入七尺
,
吾欲葬此 地
。
’
及真死
,
依 言往 掘
,
得古时 空榔
,
即以葬焉
。
”
又
:
“
滕公驾至东都门
,
马 鸣
,
踢不肯前
,
以足跑地
,
入三尺所
,
得石榔
。
滕公以烛 照
之
,
有铭焉
。
曰
:‘佳
城郁郁
,
三千年见 白日
。
吁磋!滕公居此室
。’
滕公日
:
暖吁!天也
。
吾死其 即安此乎?
’
死遂葬焉
。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