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
(0 次评价)4599 人阅读0 次下载
齐普学刊一九八七年 第六期 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 赵 组 千百年来人们 对 一诸 葛亮思想 的探讨 , 一般侧 重于对其儒 、 法 、 兵家思想的研 究 , 而忽略了 当时社会上 盛行的另一种 思想 即道家思 想对诸葛亮本人 的影响 。 这样一来 , 就使 我们 在 正确 认识和评价诸葛亮的杂家思想体系中缺少一个重要环节 。 基于 此 , 本 文试就这个问题 , 展开 探索和讨论 , 同时期望获得大家的 指 教 。 目前保留下来 、 代 表诸葛亮本 人思 想的著作并不多 , 一般都收在清 人张树所辑的《诸葛 亮忠武侯文集》内 即中华书局 一九六 年标点出版的 《诸葛亮集》 , 以下引文 凡出 此集者 不注 。 从辑录的 文章看 , 大多都很零碎 , 不外乎疏 、 表 、 策 、 令 、 书信 之类 。 文中儒 、 法 、 兵家思 想溢于言表 , 无可非议 。 但这些文章是否就概括了诸葛亮本 人的 全部思想 , 回答 是 否定的 。 其实 , 这个问题在当时 就 引起过议论和质疑 , · “论者或 怪 亮文彩不艳 , 而过于丁宁 周至 。 ” 子 晋 武帝的 重臣张华曾问 “孔明 言教何碎 ” 少蜀汉 降臣的 回答是 一致 的 陈寿 说 “亮所 与 言, 尽众人 凡士 , 故其 文 指不得及远也 。 ” 牙 李密说 “孔 明 与言 者无 己敌 , 言教 是以碎耳 。” 这些回答恐怕都是 老实的 、 客观的 , 说 明从政以后 的诸葛亮 , 在思想上真正 合拍的知音 很少 , 所以发表自己思 想的机遇亦少 , 再加 上公务繁忙 , 因此保存下来 的思 想资 料难免零散 琐碎 。 张华 、 陈寿 、 李 密诸人大概是觉得其人 其文 差距过大 , 好 象中间缺了点 什 么 。 我认为 , 这块少的就是道家思想 。 所幸运的是 , 从 上述保留下 来的 “断 烂朝报 ” 中 , 我 们不是嗅不 出一点道家巴 、 想的气 息 , 这就给我们 进 一步了解诸葛亮的思 想 , 提 供了某 种方 便 。 老牛舔犊其情彰著 。 诸葛亮的 《戒子》 、 《戒外生》书流露 出慈父严舅的 真挚之情 。 《戒子》书曰 “夫君 子之 行, 青 争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 无以成学 。 淫慢 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 性 。 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 , 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 。 ” 此 段说 教以道家 所提倡的 “ 淡泊 ” 、 “ 宁静 ” 作为明志和致 远的手段 , 意在提 醒儿子 注意 内 在精神境界的修 练和完善 。 但最 后又以积 极 “接世” 作为目的 , 转而为儒家说教 。 如果说 诸葛亮望 子成 龙心 切 , 不免沾染儒生俗气的 话 , 那么在《戒外生》书中所表露出的道家气息似乎更 加 纯 正浓 烈 “ 夫志 当存高远 , 慕先贤 , 绝情欲 , 弃疑滞 , 使庶 几之志 , 揭然有所存 , 侧 然有所感 , 忍屈伸 , 去 细碎 , 广咨问 , 除嫌吝 , 虽有淹留 , 何损于美趣 , 何患于不济 。 若志不强毅 , 意 不慷慨 , 徒碌碌滞于俗 , 默 默束于情 , 永窜伏于凡庸 , 不免于下流矣 。 ” 甚至在 后辈喝 酒的 问题 上 , 他 也明朗地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和态度 “ 夫酒之设 , 合礼 致情 , 适体归性 , 礼终 而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8-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1 , Processed in 0.3969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