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孔明“攻心”战略的妙用
(0 次评价)5842 人阅读0 次下载
自新 , 为国效劳 , 故李严认为孔 明将再用他 , 使他得补前过 ; 度孔明死 后 , 人不能再用他 , 因而伤 心痛哭 。 也许是他有心脏病 , 经不起过度伤 心而发病致死 。 孔明治 军亦重 在 “攻心” 。 他虽处在险境 , 仍以信为本 , 故能使三 军感动 , 誓死效命 。 孔明在 卤城与魏军相 拒时 , 适逢 蜀 军换班 , 该换班的占现有八万兵的一半 , 他们 正准备归 计 , 来接班的蜀兵也已出川口 。 这 时 , 忽报孙礼引雍 、 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 , 去袭剑阁 ; 司 马鳃自引兵来攻卤城 , 蜀兵无不惊 骇 。 长史杨仪入告孔明说 :“魏 兵来的甚急 , 垂相 可将换 班军留下退敌 , 待新来兵到 , 然后换之 。 ” 孔明说 :“不可。 吾用兵命将 , 以信为本 ; 既有 言在先 , 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 , 皆准备归计 , 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 。 吾今便有大难 , 决 不留他 。 ” 即传令教应去之兵 , 当 日便行 。 于是去者皆悦 , 愿留一战 ; 征者奋 战 , 思 致 死 命 , 互相勉励说 : “诸 葛公之恩 , 死犹未报也 。 ” 临战之日 , 莫不拔剑争先 , 以一 当十 , 一 战大克 。 二折人心屈人心激人心 曹操南征 , 孔明奉命出使东吴 , 联合孙权以抗曹操 ; 这一外交使命能否完成 , 关系到 刘 备集团的生死存亡 。 由于孔明采用折人心 、 屈人心 、 激人心 的 “攻心” 术 , 使群儒哑口 , 孙 权请教 , 周瑜求助 , 终于促成刘 、 孙同盟 , 在赤壁大败 曹操 。 本来孔明是向人求助的 , 却反 而使 人向他请教 、 求助 , 可见其 “攻心” 术运用之妙 。 当时 , 东吴分成主 战和主降两派 ,, 主 战派以鲁肃为代表 , 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 , 主降派 人多势大 , 孔 明一到东吴便被迫跟他们展开一场激烈的舌战 。 孔 明暗思 : 不折服这班 “峨冠 博带 ” 的投降派 , 则难以说服孙权 。 由于孔明对东吴形势和群儒知 之甚详 , 故 能抓住其要害 及各人弱点 , 一一 进行驳斥 , 从 心理上给予他们 严重打击 。 张昭笑他自比管仲 、 乐毅是不 自 量 , 他理直气壮地驳说 : 吾主 “兵不 满千 , 将止关 、 张 、 赵云而已 ” , “然而博望烧 屯 , 白 河用水 , 使夏侯 `阵、 曹仁辈心惊胆裂 : 言 谓管仲 、 乐毅之用兵 , 未必过此 。 ” 并大谈医道 , 隐然指张昭 等人是庸臣误国宛如庸医杀人 。 嘲笑他们 :“ 坐议立谈 , 无人可及 ; 临机应变 , 百无一能 。 — 诚为天下笑耳 。 ” 说得张昭无一言回答 。 虞翻夸大曹 军声势 , 孔 明 指出 : “曹 操收袁绍蚁聚之兵 , 劫刘表乌 合之众 , 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 ” 虞翻笑他 “军败当 阳 , 计 穷于 夏口 , ” 犹言 “不惧” 是 “大言欺人” 。 孔明反唇 讥讽说 : “刘豫州以数千 仁义之师 , 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 夏口 , 所以待时 也 。 今江东兵精粮足 , 且有长江之险 , 犹欲使其 主屈膝降贼 , 不顾天下耻笑 。 — 由此观之 , 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 I , , 虞翻不能对 。 程德 枢说孔明好为大言 , 恐为儒者 笑 。 孔明嘲笑程德枢这种儒者是 : “惟务雕虫, 专工翰墨 ; 春 秋作赋 , 皓首穷经 ; 笔下虽有千言 , 胸中实无一策 。 ” 程德枢无语可言 。 孔明忽而据理直 争 , 忽而旁敲侧 引 ; 或陈说利害 , 或 冷嘲热讽 , 使群儒哑口 , 尽皆失 色 , 因而大灭投降派的 威风 , 大 一民抗 战派的志 气 。 对于孙权 , 孔明则先激 后说 , 使其 屈服 , 以坚 定其抗战的决心 。 孔明会见 孙权时 , 见他 碧服紫髯 , 堂 堂一表 , 便暗定下先激 后说之 法 。 他先是夸张曹操兵力之众 , 然后提出 : “若 能以吴越之众 , 与中国争衡 , 不如 早 与之绝 ; 若其不能 , 何不从众谋 士之论 , 按兵束 甲 , 北 面而事之? ” 用以试探孙权的态度 。 孙权问 : “刘豫州何不 降操? ” 孔 明说 :“昔 田横 , 齐 之壮士耳 , 犹守义不辱 , 况刘豫州帝宝 之宵 , 英才盖世 , 众士仰慕 。 一一事之不济 , 此乃天 也 , 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1 , ,孙权听了孔明此 言 , 不觉勃然变色 , 拂衣而起 , 退入 后 堂 。 孔 明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2 , Processed in 0.5069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