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吏 汁仁版
年第
期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毛宗岗论《三国演义 》的结构和情节
’
周伟民奋
从唐传奇开始
,
小说的艺术结构已经成为作家创作构思时自觉地考虑的问题
。
宋元
话本出现以后
,
小说家特别重视小说的艺术结构
。
小说 理论家 们 也从作家的创作实践中
概括出了不少关于艺术结构的方法和经验
。
毛宗岗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
在中国小说
理论史上毛宗岗较早使用结构这一概念
,
并对此作出理 论性的说明
观天地古今自然之文
,
可以悟作 文者结构之法类
。
心三 国》
一书
,
所以纪人事
,
非以纪鬼神
。
帷有一 番筹度一番诱敌
,
乃见垂
相之 劳心
,
诸 将之用命
,
不似
《西
游
》
、
《水浒》
等书
,
原 非正史
,
可以任意结构
也
。
凡若此者
,
皆天 造地设
,
以成全篇之结构者也
。
然不止 此也
。
作者之 意
,
自宦官奴术而外
,
尤重在严诛乱臣碱 子以自附于春秋之义
。
故书 中多录讨城之 忠
,
纪截君之恶
,
而首篇之末
,
则终之以张飞之勃然欲 杀董率
,
末篇之 末
,
则终之以孙
皓之隐然欲杀贾充
。
由此 观之
,
虽曰演义
,
直可继麟经而无愧耳
。
毛宗岗对长篇小说特别是长篇历史小说的结构艺术的规律进行探讨
,
并提出了原则的要
求
。
首先
,
小说的艺术结构的方法是丰富多采的
,
是没有固定程式的他 继承
《易传》
中
“
观乎天文
,
以察时变
,
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的观念
,
认为文学是从跟自然世界
和人类社会相类比
,
卜产 生的
,
小说的结构
,
也跟自然界中万物的 统一及所有生命组成的
整体一样
,
文饰斑驳
,
变化万千
。
他借用了杜 甫
《可
叹
》
中的 两 句诗
“
天浮云
如 白衣
,
斯须改变成苍狗
”
,
说 明客观 的事物
,
有如白云苍狗一般 隐 现无穷
,
变化多
端艺术结构的方式 也是千变万化 的
。
但是
,
小说家不论采取哪一种的艺术结构的方
法
,
都不是 作家主 观的臆断
、
凭空构想的作家进行艺术结构的根据 是客观事物的规
律
,
作家要遵循这种规律
,
从中
“
悟
”
出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
、
符合生活 逻辑的艺术结
构方法
。
这才是正确的
。
其次
,
艺术结构要表现出情节的丰满和曲折
,
并以此来塑造各种动态中的 人物形
象
。
他联系
“三
国演义
。
中军事对全的情况
,
在
“
一番筹度
、
一番诱敌
”
的情节过程中休
现出人物的性 格发展
。
再次
,
一艺术结 构
要为表 现主题 思想服务
。
小说的 主题思想
,
是在作品构思 的阶段确
定 的
,
是在作沉的情节发展过程中
,
在人物的相互关系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作家在将
创作素 材转 化为 作品题 材 的过程中
,
艺术结构的整体安排怎样体现主题思 想
,
也已 经包
括在作家的 形象思维的过程里面
。
毛宗岗增删后的
《三国演义》
的主题 思想
,
是让 卖 者
木文为
《
明清小说理论发展史
》之一节
,
该书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
事
决
一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