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皓的权位的变化
,
在他的周 围聚集了一批人
,
即
“黄
皓预政
,
众多附之
,
”
(《霍峻传》注 引《襄阳记》)
。
到姜维执政的时候
,
他看到黄皓
“枝附叶连”
(《华阳国
志
·
刘后主志》)
。
赵众多附之”
、
“枝附叶连”
,
都是模糊概念
,
没有明确界限
,
似乎满
朝文武都是黄皓的党羽
,
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
“黄皓集团”
。
蜀汉政权中究竟有多少文武官员附从黄皓?无法确指
。
查《三 国志》
,
支持
、
附从黄皓
者
,
才四人
。
他们是
:
陈抵
、
阎宇
、
诸葛瞻
、
董厥
。
陈史书记载
,
第一个支持黄皓的大臣是 陈抵
。
延熙九年(公元
24 6
年)
,
董 允 卒
,
“
低
代先为侍中
,
与黄皓互相表 里
,
皓始预政事
”
(《陈抵传》)
。
这年的十一月
,
大司马蒋碗
也 死了
,
大将军费伟执政
。
延熙十四年(公元
251年
)
,
陈抵以侍中守 尚 书令
,
“
上承主
指
,
下接阉竖
”
(同上)
。
景耀元年(公元258年)
,
陈低卒
。
从陈抵作侍中到守尚 书令和
尚书令的十二年间
,
黄皓势力比较有明显的膨胀
,
官职 也从黄门承 升到黄门令
。
陈抵
,
汝南人
,
许靖哥哥的外孙
,
“少孤,
长于靖家
。
弱冠 知名
,
稍迁至选曹郎
,
矜厉
有威容
。
多技艺
,
挟数术
,
费伟甚异之
,
故超继(董)允内侍
。
吕又卒
,
抵又以侍中守尚书
令
,
加镇军将军
。
大将军姜维 虽班在抵上
,
常率众在外
,
希亲朝政
。
抵 上承 主指
,
下接 阉
竖
,
深见信爱
,
权重 于维
”
(《陈抵传》 )
。
这 段 文字概述了陈抵 从弱 冠到作尚 书令的行
事
,
我们可以看出
:
1
、
陈抵得费伟赏识
,
并加重 用;
2
、
姜维执政时
,
朝政实际归 陈抵掌
握;
3
、
“上承主 指,
下接阉竖
,
深见信爱
”
。
前两条
,
正面叙述陈抵为人行事
,
是肯定的
语气
。
第三条则是责难的口吻
。
陈寿又说
:“
自抵之有宠
,
后主追怨允日深
,
谓为自轻
,
由
抵媚兹一人
,
皓构浸 润故耳
。
”
(同上)由此可见
,
陈抵是 积极支持黄皓的
,
助长了黄皓势
力的膨胀
。
阎宇
,
南郡人
。
建兴八年
,
作益州牧夕
。
延 熙十二年以后
,
作康降都督
。
后来官至右大
将军
,
都督巴东
,
镇守蜀汉东大门
。
在他作康降都督之前
,
已是一位著名的官吏
。
《马 忠
传》说
:“阎宇,
宿有功干
,
于事精勤
。
”
蜀 汉 之末
,
阎宇同黄皓
“协比”
(《姜维传》
、
《华阳国志》)
。
“协比”
是什么意 思?
《尚书
·
伪孔传》释协比为合比
。
合比即现代汉语
的伙同
,
一伙
。
萤厥
,
早年作过诸葛亮垂相府 的令史
,
被诸葛亮嘉许为
“良士”
。
诸葛亮死后
,
迁尚书
仆射
,
陈抵卒
,
又为尚书令
。
诸葛瞻
,
诸葛亮的儿子
,
延熙二年(公元24 0 年
,
瞻年十八)
,
为羽林中郎将
,
屡迁射
声校尉
、
侍中
、
尚书仆射
,
加军师将军
。
“景耀四
年(公元
26 1
年)
,
为行都护卫将军
,
与
辅国大将军
、
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
”
(
《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董厥
、
诸葛瞻是蜀汉
末年的执政大臣
,
对黄皓
“窃弄
机柄
,
咸共将护
”
③
。
以上四人
,
与黄皓都 有关联
,
但是各人的情况很不相同
。
陈抵是黄皓的积极支持者
,
把
黄皓扶上
“秉
政
”
的地位
,
也许是出于讨好后主 吧
。
董厥
、
诸葛瞻 统事的时候
,
黄 皓巳经
“窃弄机柄”
了
,
他们不加制止
,
而采取维 护的态度
,
在客观 上
,
支持了黄皓
,
但未必是黄
皓的 附从者
。
关于黄皓的附从者
,
大致为此
。
可以肯定
,
与黄皓在政治 上有联 系
,
附从 于黄皓的蜀汉
臣僚绝对不仅这四个
。
显然 记事有遗漏
。
二
、
罪证
古今论者都一 致认定黄皓的专政覆国
,
那 么
,
他究竟做过哪些有损蜀汉的事?
ó
沪
,
了5
~~~~~~~~~~~~`~~`曰`
-
..... ..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