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容基础上,辅之以浓重的个人情感宣泄的动力因素,加诸自己的情感评价。
尽管小说中也常有超出简单的情感宣泄功能上的理性思考,但创作中的情
感动因线脉却实实在在,清楚明了。
2.教化意识的宣扬。中国古代小说家们大都具有较强的教化意识。 《三
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亦不例外。正如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所言:
该书“益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是“有义存
焉”,其结局‘遗芳遗臭,在人贤与不肖,君子小人,义与利之间而已”。
可见,尽管小说中思想观念的呈示颇为复杂,但《三国演义》的教化宣扬
十分明显。 这当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充斥全书的强烈不可动摇的封建正统观。
“拥刘反曹”的实质乃在于刘氏是汉柞正统,而曹魏却是越权篡逆。虽然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奸臣当道,宦官作乱,这种王朝实在没有存在下去的
合理性,但它代表着封建政权的正宗,不用说篡夺皇位,就是功高震主,
执掌实际权柄,仍不为人们接受,被人们斥为乱臣贼子。虽然小说不时强
调“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为“有德者居之”,但刘备一方恰为
“有德者”的巧妙安排,说明作者头脑中固有的宣示封建“正统”意念的
动机。除“正统”观的宣扬外,他如“孝”“义”等观念的传布,甚至女
性观上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之类的腐俗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作
者某种程度上的故意作为。这里兹不赘述。
3.作意好奇的发挥。古代小说家的创作动力除情感宣泄等原因外,传
奇意识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三国演义》的创作也是这样。毛宗岗曾有言
“演三国者,又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也”。《三国演义》可谓妙手著文
章奇手写奇事,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就。学术界也早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