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学报1898年第
3
期
《 三国
演义》人才观简论
一
兼谈改革开放时期之人才管理
王基
当今世界乃开放之世界
。开
放
,
使宇宙变小
,
竟争加剧
。政
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 科技
的诸种竞争
,
归根结底
,
是人才的竞争
。
一个国家
,
一个民族
,
能否生存
,
兴旺发达
,
决定于在人才的角逐竞争中能 否稳操 胜
券
。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学的国家
。
一批具有远见卓识 的政 治家
、
史学家都有精辟 的论
断和著述流传
。
司 马光说
:“为治之
道莫大于 用人
。
”
一部《资治通鉴》记述了为数众多的
典型的人才事例
。
然而
,
在各种史籍文献中
,
启迪后世
,
影响深远
,
,
最具现实的行动意义
的
,
恐怕仍要首推《三 国演义》
。
三 国时期
,
从某 种意义上看
,
也可以说是开放的 时代
。
政
治
、
军事的争夺
,
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
使割据的各个封建集团闭关锁国成为不可能
。
不是在
竞争中发展壮大
,
便是败亡复灭
,
或者成为胜利者的附庸
。
这便为人才的成长和施展抱负准
备了必要的历史条件
。
《三 国演义》的作者作为一个
“有志图王者”
深远地理解人才的 巨大
意义
,
借三 国故事艺术地 展现了他的人才观
。
从今天我们 国家在世界剧烈竞争中对人才的需
求来看
,
探讨《三国演义
》的人才观是很有必要的
。
“
良禽择木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
.
宏观上人才的合理流动
,
微观上人才的自愿组合
。
统观《三 国演义》在人才观念上是 相 当开放的
。
作者强烈反对愚忠孝之类的腐儒见解
,
大胆地在
“
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
的 黑暗王国里呼唤一种新 的人才观念
,
并把它当作一种美
德
、
睿智给予肯定
。
“
良禽择木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
在《三 国演义》里是被普遍承认和肯定的一条人才
原理
。
书中多处运用这一原理为人才的 流动寻找理论依据
。
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都以此为武器
挖他人墙脚
,
网罗人才
,
争夺天下
。
毛宗岗批书时
,
间或也有抨击卖主求荣的
,
但整休 看他
对这一人才原理是持肯定态度的
。
第二十八回回前总评中他对周仓投奔关羽一事的 评语 是
:
“人
贵改图
,
士贵择主
。
”
这是摄精拘魄之真知灼见
。
三 国本巳集古今人才之盛
,
而统驭人
才观念之合理
,
尤使人耳聪目明
,
心扉敞亮
。
李肃说吕布时
,
说
:“
良禽择木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见机不早
,
悔之晚矣
。
”
吕布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