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
(0 次评价)8101 人阅读0 次下载
如果说以 上堵例仅仅是外部形式冲突的话 , 那么关羽义释曹操则以内心冲突的形式来刻 画人物精神的崇高 。 这已经接近黑格尔所谓 “近代艺术 中的冲突 ” 恤 形式 。 在罗贯中之前的 旧作 中 , 关羽并未有意放曹操 。 《三国 志平话》 中是曹操 “ 通阵 ” , 关羽 “面 生尘 雾 ”, 使之逃 脱 。 元杂剧《黄鹤楼》中 , 关 羽不承认 自己对曹操逃 脱的责任 , 称 : “ 不想乱阵间走了曹操 也 。 ” 都不免使人物面 目模糊不清 。 罗贯中没有 沿袭旧作 , 而是道接改 为关羽放曹 。 对一个 将军来说 , 奉命擒拿敌 军首领 , 而彼恰恰是有恩 于 己的故人 , 这不能不说是 “不幸” 。 不 仅 如此 , 关羽还曹立下军令状 , 以死来做担保 , 这样一来 , 放不放曹操 , 就不仅是责任 和道德 的矛盾 , 而且是自己的生命与 “义” 的道德观念之间的大冲掩 。 要 么抛弃义 , 要 么 , 牺牲 自 己的天职乃至宝贵的生命 。 这是一个至为痛苦的抉择 。 而在这种矛盾的情势下 , 关羽毅 然 选 择了后者 , 选择了牺牲 自己的道 路 。 这就将其 自身的 “义” 有 力地高扬起来 。 席勒说 : “ 某 一个自然 的 目的性 , 屈从于 一个道德的目的性 , 或者某一个道德的目的性 , 屈从于一个更高 的道德目的性 , 凡是这种情况 , 全都包含在悲剧的领域 。 ”⑧ 义释曹操无疑表现 了这种悲剧性 冲突 , 体现了悲剧主人公悲剧性的崇高 。 然而在这里 , 悲剧英雄所笃守的 “义” 正是与他终 身为之奋斗的事业相悖的 , 他 “坚持善良的意志和性格的片面性” , 但 却 “做出 从实 体性的 观点看是他自己反对的事 ”L 。 这无疑增加了悲剧的深厚度 。 (二)在特定环 境 中凸现 悲剧人物道德的崇高 , 这也是《三国演义》常用的 手法 。 第二 十五回中 , “义 重如 山” 的关羽兵败下郑 、 屯兵土山 , 被迫 与曹操 “ 约三事 ” 而身陷曹营 。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环境 。 在这个环境中 , 曹操得以有机会笼络关羽 : “小 宴三日 , 大宴五 日 , 又送美女十人 , 使侍关公 。 ” 但他练毫不为所 动 , 连曹操赠予的锦袍也穿在旧袍里 面 , 以示不忘旧交之意 。 最使人赞叹的是赠马一事 , 曹操赠金帛 、 美女 , 关羽告不曹拜谢 , 而 当 以吕布赤兔马相送 时 , 他却 “再拜称谢甲。 有驹共故 , 关羽答道 : “吾知此马 日行千 里 , 午 幸得之 , 若知 兄长下落 , 可一日而 见面矣 。 妙 对兄长的思念是如此强烈 , 以至 于道 出如此 匹 堆 , 如此不分场合的话来 。 无怪乎曹操听罢 , “愕然而悔” 。 正是在这特殊环境中的特殊行 为 , 体现 了关羽 “威武不能屈 、 贫贱不能移 ” 的高尚品质和道德 。 连曹操也不 得不 说 : “云 长封金挂印 , 财贿不以动共心 , 爵碌 不以移其志 , 此等人 吾深敬之 。 ” (三)在悲剧氛围中烘 托 悲剧人物品格的崇高 。 里普斯说 : “如果一件崇高的 或具有肯 定价值的事物 , 带着一种缺 陷或遭到 一种损害性的干犯 , 那 么崇高性和肯定性愈是 为我 们所 看重 。”L 《三国演义》在描写悲剧人物的下幸结局时 , 善于 渲然浓重的悲剧气氛 , 在悲 剧氛 围 中显现人物品格的崇高 。 不论是 刘备 、 关羽 、 张飞 、 还是 诸葛亮 , 当他们受到外界的 干犯 而被毁灭的时候 , 正是我 们对之寄予最大同情的时候 。 关羽败走麦城 , 实在是 “以 短取败 ”, 势所必 然 。 但在他至死不 屈 的悲剧场面描写中 , 我们却对这 位骄矜的将 军付出了最 大 热情 。 作者对诸葛亮之 死所作的富有浓厚抒情意味的描写尤为令人威动 : 孔明 孩支病体 , 令左右扶上小车 , 出寨通视各管 , 白觉秋风吹面 , 物骨生 凉 。 孔明 泪流满面 , 长仪曰 :“吾再不能临阵计坎亲! 悠悠苍天 , 局我其极l ” 叹忽良久 。 回到 帐中 , 病转沉重 ·” 是夜 , 天愁地惨 , 月色无光 , 孔明奄然归天 。 随着作者的描写 , 我 们仿佛为悲凉的悲剧氛围所笼罩;而似乎也只有在此时 , 我 们 才对这位 “鞠躬尽瘁, 死那 币已护的悲剧英雄倾注出 自己的全部怜悯之情 , 奉献出全部的钦敬之意 。 《三国演义》弃不是一 味地表现壮美与崇高 , 它还呈现 出壮美与优美相 结合 、 相交织的 审美特征 。 刘 熙载《艺概》云 : “文之 隽者每不雄 , 雄者每不 隽 , 《国策》乃 雄 而 隽 。 ” 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9 20:30 , Processed in 1.10326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