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 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
三第
3
步叮
关于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再 探 索
张红
州
百妙
阿
脚
一
了
时至今日
,
一
清人毛宗岗独树一帜的小 说理论
,
已为人们所认识
,
尤其是他 在小说 结构方
面 的论断
,
更 引起小说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
毛 氏的《读<三 国志>法》及 其对《三国演义》
的具体评点
,
不仅对
《三 国演义》独 特 的艺术成就进 行 了理论的总结
,
而且也为中口古典小
说理论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
,
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
。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观戮 伪度
,
进一步具体考察一下毛宗岗的文学实践
,
叩他对《于 国演
义诊原木的 删改修定
,
那么
,
我们会发现毛 氏 的小 说理论及文 学实践 是一脉相承的
。
作为一
个小说理论家的严谨
、
缤密
,
作为一个小 说鉴赏家的敏感
、
风趣
,
我 们都可以在毛氏辛 午 通 的
增 删修 改之中领略
一
仁几
。
这对于我 们 全面地了解毛宗 岗
,
深入地 研究
《三 国演义》的艺术成
就
,
粼 性不无 裨益的
。
木文 拟就 此谈 谈自己的想法
。
}}毛术《三国演义》问世
,
三 百多年来
,
这一修定落
:
几乎戈为 唯 一的定 木
。
人 们扛
:{《三
l国》
·
谈
《三 国》
,
以及研 究《三 国》
,
大多依 拐此本
。
但是
,
毛宗 岗对《三 国演义》的增删
修定
,
过去却并不为 人们所 亚视
,
甚至 长期被认
,
r、
“只是 枝枝
节节的修 改①
”
,
无 甚 成就可
言
。
似 毛本《三国演义》
一长期 流传
的实践
,
证明了毛氏的创 见和贡献 是不容忽视的
。
郑 振 详先生
并不i
一
分肴 爪毛宗 岗的修定
,
但却明确地指出
:
“
自
(毛氏一一笔者注)第一才
’
子 书 出
,
于
是 罗 氏原本的真 相不再 为读者所知 者几三 百年
,
其 洁形正如 罗氏的《三 国志还俗演义》出
,
而《三国志 平话》便为之潜踪匿迹一样
”
②
。
鲁迅先生 更明白地 说道
:
自毛 氏本 出
,
“而
一
切}:J [
一卞乃
不复 行
”
③
。
应当承 认
,
这 一 结果 并不偶然
,
更不是文 字上的 修修 补 补所能奏 效的
。
在我们 认识了毛宗 岗的小 说理论之后
,
这一方面 就更 值得我们去探 讨了
。
尽管 毛 氏的修 改并
非 处处高明
,
们毕竟充分显扬了《三 国演义》的卓越 艺术成就
,
取得了厉久不衰 的杰出艺术
效果
。
无须 讳 言
,
’白确实
体现 出一个小说理论家和小 说鉴 赏家的 眼光和 气度
。
从形式}
几来 寿,
毛宗岗的修定主 要表 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 删 合自然 段落
,
整 顿 回目
伞节
;一二
增删修改故事 内容
,
调 整结 构布局
;
三 是削除论赞评语
,
清洗冗词赘语
。
而从内
在联 系人尔毛宗 岗的增删修 改 基本上落脚于小说的艺术整体性上
。
强化 整休效果
,
这恰好
和毛氏自己 的小说埋 论相 印证
。
我 们知道
,
毛 宗 岗小 说理论的一个重 要方面
,
就是 强 调小 说的完整和 诺
,
连贯统一
。
“文 如 常l力蛇然,
击首 则尾 应
,
击尾 则 首应
,
击中则 首尾皆应
。
岂非 结构仕品哉!
④
”
就是
他对 小 说的整体 结构及 其艺术效 果的基本认识
。
基于此
,
毛氏尤 其赞赏
《三 国演义》的整休
艺术成就
。
他 认 为
“头 绪繁多,
而如 一线穿却
,
不见断续 之痕
, ,
,
是《三 国演 义》有别于
《水浒传》
、
《西 游记》的一个重 要的艺 术 特 色
。
而在这 里
,
毛 氏又 用自己的实践充实了自己
颇有见 地的理 论观
l
氛
。
歌德曾经 说过
:
“艺术家要通 过一种完整
体向世 界 说话⑤
。
”
中国自
古以来
,
在 建筑
、
绘画
、
雕塑
、
书法等方面
,
也都十分 讲究整体的和 谐统一
。
不少名家更是
把浑 然天成的整体性
,
作为艺术表 现 的精髓
,
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
。
可以说
,
这种 整体观
念已经 成 为畜 有中国特 色的基本美学观念
。
而毛 宗 岗则是 从小 说艺术表现的高度
,
从审美效
果出发
,
来弧调小 说艺术表现的 整体性
,
实质上也 正是 揭示了这种传统的美学观念在小说创
作领域 的体现
。
细 观之
,
从 小 说结构布局 的 整体性着眼修改原本
,
这当然是最显而易见的 了
。
毛余岗大
刀阔斧 地删 合自然段落
,
整顿回目章节
,
确实使作品面貌焕然一新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