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祔的葬墓
(0 次评价)5037 人阅读0 次下载
图四高雅墓 高荣墓和江苏三茅墓是南方地区的早期 粉葬墓 , 与同时期的其它墓葬相比 , 形制并不 特殊 。 高荣墓为双室带耳室 , 在东昊时期并 不是孤例 , 湖北鄂城孙将军墓 、武 昌莲溪寺 墓。的形制与高荣墓完全一致 。 江苏三茅墓 所采用的双室 , 更是吴中期以后南方地区流 行的墓葬形制 。 因此 , 高荣墓和 江苏三茅墓 是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墓葬形制 , 在前室葬人 祈葬者 。 这可以作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 方地区早期耐葬墓的特点 。 两晋时期的周记 墓 、南 京西 岗墓和南京大学北园墓 , 形制各具 特色 。 周纪墓在前室两侧设耐葬墓室 , 全墓 共四个墓室南京西岗墓是在前室两侧设 三 个耐葬墓室 , 全墓共五个墓室 南京 大学北 园 墓在方形墓室的一侧边上设一长方形褚葬墓 室 , 全墓只有两个墓室 。 目前尚未见到与这 兰座形制相同的墓例 。 这三座墓的共同之处 是均特意为耐葬者设 立墓室 , 不 同之处则是 因耐葬者多少不同 , 形制也不一样 。 两晋时 期南方地区流行方形或长方形单室 和有 前 、 后室的双室墓 , 耐葬墓与它们相区别的最明 显的标志即专门为耐葬者设 立出墓室 。 北方地区的耐葬墓 , 均有长斜坡墓道 , 墓 室按前 、后、侧 分设 , 形制比较统一 。 属西晋 时代的有裴抵 、士孙 松和巩县 石家庄墓 。 其 中裴抵墓是耐葬墓中最为典型的一座 , 不仅 有专门 的耐葬墓室 , 而且各墓室所葬的人及 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据墓志判定 , 能 了解到家人共葬一起的格局 。 墓中出土的墓 志为长方形 , 下有禅 , 置于一石座上 。 志石正 、 背两面刻有文字 , 一面刻 “ 晋大司农关中侯 裴抵 , 字季赞 , 河东闻燕人也 。 春秋六 十有 七 , 元康三 年七月四日癸卯掩 。 十月十一日 己卯安措 , 大夫人东莞东武伏 氏 , 夫人秦国陈 仓马 氏 。”说明此 墓是以裴抵为主埋葬的 。 志 石的背面刻 “ 太夫人枢止西策 , 府君枢止北 簧西面 , 夫人枢止北箫东面 , 女惠庄枢止 北策 东人 。”记述了墓 内的其它成员 , 并指明太夫 人独葬西室 , 裴抵夫妇合葬北室 , 其女葬在父 母合葬墓室的小侧室内 。 士孙松和巩县石家 庄墓都有一方形前室 , 褚葬墓室也是长方形 带甫道 。 巩县石家庄墓同裴抵墓一样 , 在前 室不葬尸体 , 将四具尸体分葬在两个侧室内 。 士孙松墓的后室发现人骨 , 原葬有尸体 , 但前 室也有零乱的残骨 , 南耳室是空的 。 该墓 已破坏 , 据原报告已不能搞清墓内三人埋葬 的情况 。 与巩县石家庄墓相比 , 后者除多出 一个侧室 , 其它方面是一样的 。 北朝晚期的 高雅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该墓是在近方形 的前室北壁和东壁开耐葬基室 , 耐葬墓室为 长方形 , 比前室要小得多 。 前室葬尸体 , 把主 要埋葬者高雅及妻葬于其中 , 两侧室分葬子 女 。 西晋到北朝晚期耐葬墓的变化 与这一历 史时期北方墓葬的发展演变是一致的 , 西晋 时期双室墓占一定 比例 , 这时 的耐葬墓仍可 以看出当时双 室 墓的某些特征 。 北朝晚期规 整的单室墓占当 时墓葬的绝对优势 , 同时期 的耐葬墓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 就墓葬形制所反映的等级制度而言 , 北 方地区西晋时期虽然双室墓和单室墓 都 有 , 但双室墓并不 比单室墓的等级高 。 五十年代 初 , 洛阳 曾发掘过 座晋墓 , 其中 座单 室 , 座双室 , 归为大型墓的有号墓 、 号 墓和号墓 。 、 号 墓均为砖砌单室 , 号 墓在甫道上设一道石墓门 , 墓内出土太康八 ,难‘ 考古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28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09:58 , Processed in 0.48152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