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九九一年第三期
关于
曹魏
九品
中
正
制的
几
个问题
张旭华
一九品中正制的句胎人与始予付 间问题
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与始行时间间题
,
史学界存在
着两种分岐意见第一
,
陈群始建说
。
主张九品中正制是
陈群所创置
,
时间在魏初延康元年
年
。
这一说的
主要根据慰三国志
·
魏志
·
陈群传》
“文帝在东宫,
深
敬器焉及即王位
,
封群昌武亭侯
,
徙为尚书
。
制九品
官人之法
,
群所建也
。”
此外
,
《通典》
、
《通考》
、
《太平御
览》
、《
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等书
,记述略同。
因此
,
历
来史家多认为九品中正制为陈群所创立
。
目前国内流行
的各种史学论著和大学通史讲义
,
亦多持这一观点
。
第
二
,
魏武始建说
。
即魏武帝曹操所建
,
时间在汉未建安
弱一年间
。
这一看法的主要根据有二 一是《晋书
·
李重传》载李重语曰
“九品始于丧乱,
军中之政
,
诚非
经国不刊之法也
”。
二是沈约似宋书
·
剧幸 传》序中说
“况长 丧乱,
魏武始基
,
军中仓卒
,
权立九品
,
盖以论人才
优劣
,
非谓世族高卑
。
因此相沿
,
遂为成法
,
自魏至晋
,
莫
之能改
”。
依据上述记载
,
谷界光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提出
“曹操已行九品之制”,
并推测道
“大约魏武始用于军
中
,
魏普行于郡邑
,
而陈群又本为之制
”
。
稍后
,
许同萃
氏也著文认为
“以九品之法评人才优劣,
而以中正之职
司之
,
自 曹操始
”
。
建国以后
,
韩国磐先生在其所著《魏
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中
,
也主张
“九品中正制该是始于曹
操时
,
而且是戎马控惚时所创
”
,
力倡魏武始建说
。
不
过
,
此说引以为据的两条史料
,
曾引起一些史家的质疑
。
如唐长孺先生就指出沈约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明
确提前到曹操时
,
大约是根据《晋书
·
李重传》
,
但李重
所云
“九品始于丧乱,
军中之政
”,
并没有说是曹操
。
假如
沈约没有其他根据
,
很可能是出于误会
。
因而邻长有关
这一问题
“可以不必讨论”
。
这实际是否定了魏武始建
说
。
上引二说
,
我基本上赞同前者
。
因为九品中正制的
关键特征就在于中正的设置
,
而稽诸史传
,
州郡中正之
设是在曹工即任魏王之后
,
前此绝无所见
。
既然此制的
重要人物在曹操时尚未出现
,
那么
,
九品中正制作为一
种正式的选官制度及其实施
,
也就不可能创始于曹操之
时
,
此应不言自明
。
但是
,
我们如果将李重
、沈约所说的
“魏武始基,
权立九品
”视为无稽之谈,
轻易加以否定
,
恐
怕也与历史事实不符
。
事实上
,
在汉未建安年间
,
曹操确
已用品第之法来选拔言吏
,
史料虽少
,
但亦并非无征
。
因
此
,
我认为九品中正制虽然正式确立于延康元年
,
但其
萌芽在曹操统治时期早已出现
。
兹试据汉魏史籍
,
略加
申论
。
我们知道
,
以九品之法区分人物优劣
,
早在汉代就
十分流行
。
如《史记
·
李将军传》载
,
李广从弟李蔡
,“
为
人在下中
,
出广下甚远
”。
司马贞注云
“以九品而论,
在
下之中
,
当第八
”。就是明显的例子。
但是
,
运用品第之法
来选拔官吏
,
魏武帝曹操实开其端
。
据《后汉书
·
刘表
传》下载
“及
曹操到襄阳
,
刘踪举州请降乃释
韩 篙之囚
,
以其名重
,
甚加礼待
。
使条品州人优劣
,
皆
摧而用之
”。
按曹操平定荆州
,
使韩锡条品州人优劣
,
《通
鉴》卷系于建安年
年
月
。
其时
,
曹操除进
用劝降有功的蒯越
、韩禽等
人外
,
又选任了一大批荆
州士人
,
这些人都是经由韩禽
“条品优劣”之后,
才
“播而
用之
”的。
那胃
“条品州人优劣”,
其意盖指以品第之法区
分人物优劣
。
这与李重
、
沈约所论魏武于军中仓卒之际
,
“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
”之意正合。
诚然
,
李重与沈
约并未说明
“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
”,
是否即指曹
操让韩禽
“条品州人优劣”。
不过
,
韩高既有
“条品州人优
劣
”之事,
且其事又出自曹操指使
,
而且时间又在平定荆
州戎马控惚之时
。
因此
,
李重
、沈约所云之“军
中仓 卒
,权
立九品
”,
很可能是据此而发
,
可见李重与沈约所言并非
无据
。
又《三国志
。
吴志
。
鲁肃传》载肃于赤壁战前劝孙
权的一段话说
“今肃迎操,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
品其名
位
,
犹不失下曹从事
。
乘犊车
,
从吏卒
,
累官故不失州郡
也
。
将军迎操
,
欲安所归
。”鲁肃是徐州
临淮人
,
其时流徙
江东已久
。
他说自己若归顺曹操
,
曹操会把他送付乡里
,
评品第等
,
然后给个小吏做
,
慢慢升迁还可以做到州郡
‘
一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