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真实性·学术性·科学性——评沈伯俊《三国演义》校理本
(0 次评价)4957 人阅读0 次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 1 99 2 , 真 实 性 · 学 术 性 · 科 学 性 — 评沈伯俊《 三 国演义 )校理 本 陈 辽 《 三国演义 》 在我国是一部妇幼皆知的古典名 著 , 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 通行的毛纶 、 毛宗岗父子 修改 、 订正 过的《 三国演义》 ( 简称毛本) , 是一个为 专家和普通读者所熟知的本子 。 但由于《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 中是一个下层文人 , 并非历史学家 , 因此 原本《 三国演 义》 中有不少明显的乖离历史 、地理 、 历法 、 职官 、 人物实际 的错误 ; 毛本改正 了一些 , 但 《 三国演义 》 中的这些错误仍然大量存在 . 《 三国演 义 》 研究者看出 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 但谁也 没有动 手对《 三国演义》 进行过校理 . 因为 , 这一校理工程 太践 大了 , 没有扎实的文史知识 , 没有知难而进的 治学态度 , 是完不成这一 浩大工程的 。 当代著名的 裘 三国演义 》 研究专家 、 中国《 三国演义脖会秘书 长 沈伯俊先生 , 积六年之功 , 终于完成了重新校理《 三 国演义 》 的艰苦 工作 , 现 已 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了校理材 三国演义 》 。 这个沈本《 三国演义 》 ( 我相 信 , 《 三国演义》 版本史专家将以 “沈本《 三国演义 ) ’ 称呼这个 校理本) , 是迄今为止《 三国演义 》 版本中 真实性 、 学术性 、科学性最强的一 个本子 。 《 三国演义 》 的明代版本 , 现存的就有二 十来 种 , 其中分两大系统 : 一为嘉靖本系统 。 嘉靖壬午 ( 15 2 ) 年出版的《 三国志通 俗演义 》 、 周 曰 校本 、 李 卓吾评本 、 《 钟伯敬先生批评三 国志》 、 (《 李笠翁批 阅三国志》 等均属于这 一系统 . 二为《 三国志传》 系 统 。 余象斗刊《 新刊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 、 郑少垣刊《 新镌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 》 、杨 春 元刊《 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 等均属 于这一系统 。 过去 , 多数学者按照郑振铎的说法 , 以 为后一系统的《 三国演义》 晚出于嘉靖本系统的《 三 国;故 通俗演义 》 . 建国后 , 经过《 三国演义 》 研究者的 比较 、 考证 , 断定《 三国志传》 系统的《 三国演义 》自 成源流 , 其祖本当是一个与嘉靖本并行的古老版 本 . 在嘉靖本中无关索其人 , 耐三国志传》 系统中 的《 三国演义 》 却有关索故事 , 有的学者认为关索故 事是罗贯中原本所有 , 但后来被嘉靖本删除了 。 清 初 的毛本《 三国演义 》 于第 8 7 回中补上 “忽有关公 第三子 关索 , 入军来见孔明 ” 一段 , “就令关索为前 部先锋 , 一同征南 ” , 可见毛本《 三国演义 》 虽主要依 据嘉靖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 但也吸收 、 采用 了《 三 国志传》 系统中的一些东西 。 沈本《 三 国演义》 以流 行 最广的毛本为 基础 , 以芥子园刊本《 四大奇书第 一种》 为底本 , 以善成堂刊本《 第一才子书 》 、 大道堂 刊本《 第一才子书》 为校本 , 文字择善而从 , 因而是 现 有《 三国演 义 》 本子 中比较准 确 、 比较接近毛本 《 三国演义 》 原文的一个本子 。 但是 , 沈本《 三国演义 》 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整 理本 , 而是在《 校理一 览表 》 中一一 指出 了原本《 三 国演义》 中的 82 5 处错误 。 就其真实性而言 , 沈本更 符合《 三国演义 》 所反映的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 例 如 , 《 三 国演义 》 第 5 回中的 “卫弘 ” , 历史上作 “卫 兹 ” ; 第 8 1 回中的 “傅彤 ” , 历史上作 “傅 ” ; 第 1 回 中的 “沛国谁郡人 ” , 历史上作 “沛国憔(县)人 ” ; 第 1 回中的 “ 幽州太守 ” , 历史上作 “ 幽州刺史、第 4 0 回 写曹操 “ 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 日出师 ” , 但此 月并无丙午日 ; 在《 校理一览表》 中对这些错误全都 指出了 。 所以 , 沈本《 三国演义》 最符合《 三国演义》 所反映的历史真实 , 真实性最强 。 沈叔三国演义》 的学术性 , 更是非同一般 。 首 1 2 7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2-1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4157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