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的
“
治实
”
精神
万绳楠
《三 国演义》和旧剧把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有
“
夺夭地 造化之工
,
鬼神不测之机
”
的半人半神的少
、
物
,
民间传说则把诸葛亮当成 了智慧的化身
。
诸葛亮确实有智慧
,
他的
智慧来自哪里呢
?
不 是来 自他的
“
神机
”
,
而是来 白他的求实精神
。
“
治实
”
,
是诸葛
亮从事一切 活动的出发点
,
是 他获 得成功 的
“秘诀”
。
《三 国志诸葛亮 传》注弓!《衰子》
,
说 诸葛亮
“
治实不 治名
”
。
这 句话 抓住了诸葛
亮一 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
可惜千百年来
,
很少有人注意 到这句 话
。
从
《三国志》的
作 者陈寿开始
,
人们所以往注对诸葛亮褒贬 不当
,
就 是 因为不懂 得从
“
治实不 治名
”去看
诸葛亮的一切
。
“
四人帮
”
及其御用 文人自诩为
“马克 思主义 史学家”,
似乎他们懂得诸
葛亮了
,
可是
,
他们一方面把
“法家”
的冠冕戴到诸葛亮头上
,
一方面又肆意攻击诸葛
亮的治实精神
,
这表明他们连评论 过诸葛亮的封建 史学 家也赶不 上
,
只是在瞎 说一气
,
利用诸葛亮为 他们的反革命影 射史学服务而已
。
本文 试从哲学
、
政 治军事
、
自然科学三个 方面对诸葛亮 的治实精神
,
作一次论述
。
目的在澄清被
“四人
帮
”
搞乱了的是非
,
并对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
,
力求作出合乎科
学 的解释
。
不 当之处
,
清读者指正
。
首先要说 的是诸葛亮的哲 学思想
。
诸葛亮 不仅是一个政治家
、
军事家
,
而且
.
是一个具有古代唯物论和 辩证法思想 的哲
学家
。
和汉代
“天人
合一
”
、
“神人
合一
”
的客观唯心 主义相反
,
诸葛亮声称
“造化在
乎 手
,
生死在乎人
”
,
十 分强调人的作用
。
他曾向刘备指出
,
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
方
,
“非惟天时,
抑 亦人谋
”
。
他所 谓
“人谋”
,
不是象标榜
“唯我 论”
的
“
四人
帮
”
那样凭藉 自己的主观意志或臆 想
,
而 是靠对 客观存在事物 的正确了解
。
诸葛亮非常
重视
“多见多闻”
,
认为
“
多见 为智
,
多闻为神
”
。
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
认识
,
他要 求做到
“万物当其
目
,
众音佐其耳
”
。
不 然的话
,
就会 发生错误
。
这正表
现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精神
。
尤其值得我们 注意的
,
是他的辩证法思想
。
他反 对只知其一
,
不 知其二
,
要 求全面
地 观察问题
。
他曾感 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
,
在
《致 法正书》中
,
指出法正
“知其一,
未 知其二
”
。
他认为
:
“仰高
者不可 忽其下
,
瞻前 者不可忽其后
”
汤
,“
视微之几
,
听细之大
”
。
高下
、
前后
、
显隐
、
大小两方面是有关连 的
,
都要留意
,
决不可只顾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