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长坂究竟在何处
(0 次评价)6119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 国 长 坂 究 竟 在 何 处? 毛芳烈 车定祥 舒移芳 蒋云艳 陈楚云   提 要 数百年来, 人们把三国时期著名的长坂之战的长坂定位当阳玉阳镇, 并在那里造碑纪念, 几十年 前还为之修造了一座“ 长坂坡公园” , 给人凭吊与缅怀。其实, 经考证, 大量史料说明, 三国长坂不在今当阳而 在今荆门的响岭岗、 掇刀一带。 关键词 三国时 长坂之战 当阳玉阳镇 荆门响岭岗 掇刀 作 者 毛芳烈、 车定祥,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副研究员; 舒移芳, 华中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蒋云 艳, 荆门市教委讲师;陈楚云, 荆门社科院副研究员。 一、 失落长坂 长坂, 春秋之际称作坂高, 也称长坂冈, 汉时谓之栎林长坂、 当阳长坂, 后又称三国长坂坡、 古长坂, 等等。 长坂, 因东汉末年(汉建安十三年, 公元 208 年)刘备与曹操曾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而声名远播, 又 因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附会而显得神秘和神圣。“ 长坂雄风” , 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象征, 但它 的实际内涵却远远不是一个英雄主义所能表达得了的,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情结。正因为如 此, “ 血战长坂” 才足以惊天地、 泣鬼神, “ 长坂雄风” 才足以延绵千古、 惠及众生。 但我们又不得不为长坂而悲哀, 悲哀它曾经遭受战争的蹂躏, 被血与泪所浸泡, 悲哀它总是摆脱不 了灾难的阴影, 连接受后人凭吊的权利也被无情地剥夺了。 在这一点上, 它比赤壁的命运显得更为凄苦。 一个因有史载的“ 当阳长坂” 四字, 便被顺手牵羊地从荆门城区拽到了玉阳镇西, 变成了“ 当阳长坂坡” ; 一个因苏翁醉中的“ 两赋” 而从蒲圻流落到黄州, 变成了“ 黄州赤壁” 或“ 东坡赤壁” 。 这是两桩不同历史的 疑案。而今, 真赤壁早已愤然崛起, 真长坂却依旧静卧在无边的荒野, 一任冒名顶替者在那里独领风骚。 当然, 也无需去责怪人们戏弄历史, 对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长坂这类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采取拿来 主义, 是一种聪明, 能为当地及后世子孙谋福。 当阳造长坂, 可以追溯到 400 多年前。早在 1380 年(明洪武十三年)当阳县治从江陵的万城迁回玉 阳镇。 距此两百年后的1582 年( 明万历十年), 知当阳者根据某些史学家的“ 考证” , 选定玉阳镇西南的一 个小山冈作为长坂坡, 并在坡前竖起一块“ 长坂雄风” 的石碑, 同时还根据民间流传的《 血战长坂坡》 中的 一些描述, 附带地假定了一个坝陵桥。 这样, 从史载到传说, 有关三国长坂坡的风物就在那片小小的山冈 上落户了。 到了 1934 年, 当阳开始在山冈下修建“ 长坂坡公园” , 假长坂的阵势也就越来越大。 抗日战争 时期, 日寇将石碑盗走。 1945 年, 当阳又重新修葺长坂坡公园, 扩大面积 7000平方米。 而后, 这个长坂坡 就成了有名的游览区之一, 正式对外开放, 接受游人的观光游览、 凭吊缅怀。 这对当地来说, 无疑是件好事, 但受委屈的是那些迷恋“ 三国” 的人们, 在那小小的山冈上无论怎么 寻觅, 丝毫找不到长坂坡的感觉, 也无法想象赵子龙血战长坂、 单骑救主和张翼德据水断桥、 横矛退曹的 亘古雄风。 史学家与军事家在这里, 更是陷入一片迷茫, ——更受委曲的是真正的长坂, 在这号称坂坡的 地方失落了。 ·6·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 2 期 总第 42 期 10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00:10 , Processed in 0.3480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