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香李刊
一九八六辛
第二期
曹魏给 客制度的形 成与民屯制度的破坏
郑欣
曹魏后期曾经推行维护门阀官贵利益的给客制度
,
这个制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曹魏政权和东吴
、
蜀汉一样
,
也是在士族和豪强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
因此
,
为了保障
大族官员的利益
,
曹魏初年实行一套赏赐土地
、
耕牛和劳动 人手的 制度
。
《三国 志》卷一
《武帝纪》载曹操建安七年(2 0 2年)令
:
“其举义兵
已来
,
将士绝无 后者
,
求其 亲戚以后
之
,
授土田
,
官给耕牛
。
”
由于当时占取无 主荒地并不需要通过国家赐给
,
所以我们有理由
推测那时授予将士的土地大概是屯田官府开垦出来的熟田
。
据史载
,
卞兰因写赋称赞太子曹
不
,
得赐
“牛一头”‘,
曹操还赏赐曾向他
“进干桩”
以解决军粮的杨沛
“生
口十人
”
厂
。
这都说明在曹操时巳初步有了向大族官员赐给土地
、
耕牛和劳动 人手的制度
。
文帝
、
明帝之世
,
这个制度进一步发展
。
《三国志》卷一三《华欲传》称
:
“
公卿尝并
赐没入生口
”
。
华欲一次就得到曹不 赐给他的
“奴
婶五十人
”
‘
,
可见数目之多
。
景初二年
(238年)
,
曹徽曾赐给满宠
“
田十顷
”
川
,
说 明曹魏政权仍以土地
、
劳动人手赐给官员
。
明帝以后
,
给客制度正式形成
。
《晋书》卷九三《王询传》称:
“魏氏
给公 卿以下租
牛
、
客户
,
数各有差
。
自后小人惮役
,
多乐为之
,
贵势之 门动有百数
。
”
有人认为此制形成
于司马羌在魏专政时
,
但这仅是一种推测
,
并无史料可资佐证
。
我认为
,
曹魏赐给官员的租
牛就是屯田土地上用来出租收税的牛
,
客户 即国家掌 握 的屯田客户
,
因此给客制度的实行
,
必然要引起民屯制度的破坏
。
民屯制度破坏的最早 记录发生在曹爽专政的正始年间(2叨一
249年)
,
故给客制大概亦形成于 此 时
。
据上述
,
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点判断
:
第一
,
以土地
、
耕牛
、
劳动人手赏 赐给公卿官员是曹魏的一项制度
。
它的发展 的大致脉
络是
:
在曹操时仅赐给跟随他早期起兵的将领
、
亲贵
(如卞兰)和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杨
沛)
,
曹王时扩大到上层公卿阶层
,
及 至正始年间又扩大到公卿以下的官员
。
“数
各有差
”
一语说明
,
在正始年间这一制度已不是暂时 的权宜之 制
,
而是大多数官员都能按其官品 的高
低而得到相 应 的租牛
、
客户 的 正式制度
。
第二
,
这一制度在它 的前后 期除赏 赐的 对象不同外
,
赏 赐的内容亦有不同
:
前期主要赏
踢土地
,
后 期主要赏赐劳动人手
。
曹魏时社会上地广人稀
,
劳动力十分宝贵
,
曹魏政府亩对
官员主要赏赐土地变为主 要赏赐劳动 人手
,
说明它 对 门阀大族的利益更 加照 顾
。
曹魏前期 赏
踢的劳动人手主 要是
“
生口
”
即奴隶
,
后 期则主 要 是客户
。
其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
,
大概是
因为曹魏前期 时局 动荡
,
战争频繁
,
被没为官奴的人数较多
,
而这时有资格受 赏的官员也较
少
,
在这种情 况下用官奴来赏赐是很 自然的
。
降及 魏末
,
随着战争的减少
,
官奴蟀的来源当
大为缩小
,
而这时曹魏政权 又要对许多大小官员 赏赐劳动人于
,
因此 它 就只有拿国家的 屯田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