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理论内涵
(0 次评价)5066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理论内涵 代亮 内容提要 钟惺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小说中主人公的 性格、行为、思想、品格等是钟惺重点关注的对象。该评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恰当地 分析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人物价值,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做了深入的评析, 因而研究“钟评”对于深化《三国演义》文本的研究极为重要。 关键词 钟惺 三国演义 评点 理论内涵 钟惺(1574—1625) ,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人,明末著名文学批评家, “竟陵派”的领袖。钟惺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 诗文创作及其评点上,他的诗文深幽孤峭,清远荒寒,在文学史上自成一 派;他的评点针对性强,语言精到,阐述深刻。 《钟惺评点三国演义》 ,原 名《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 ,刊刻年代晚于李卓吾而早于毛宗岗。钟惺关 于《三国演义》的评点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小说主人公的性格、行为、 思想、品格等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钟惺对照历史并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 对人物进行分析品评,力求达到“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心目,然后止 焉”的目的。 一、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理论渊源 对小说评点的过程就是评点家接受、欣赏和阐释的过程,评点家首先 是以一名读者的身份来面对文本。根据发生认识论的原理,读者进入阅读 时,心理上已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用海德格尔的话,叫做“前结构” 。 评点家品评文本前,已存在既成的理解模式,它参与、制约着对作品的理 解,是当前理解发生的前提与预见指向。那么,钟惺在阅读、理解、品评 《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是受制于他的“前理解”的,这种既成的理解包含 以下几个方面: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16 , Processed in 0.3944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