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文治武功论曹操
陈增荣
内容提要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我国人民非常
熟悉、 喜爱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 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巨大而深远。本文试通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阐释,对其成就、贡献及影响进行
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曹操 文治武功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成就 影响 分析
曹操(155—220) ,字孟德,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是
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文学巨匠罗贯中用他的如
椽之笔在他的名著《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政治、军事与文学等方面的事
迹及成就多有渲染。尽管罗贯中的思想根本上是以刘汉政权为正统,但是,
仍然不难看出整部《三国演义》 ,其实基本上就是在为文治武功、雄才大略
的曹操树碑立传。本文试通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阐释,对其成就、
贡献及影响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 举义旗讨董卓斩露头角
公元 175 年,即汉灵帝(刘宏)熹平 4 年,曹操举孝廉,征拜为议郎。
后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 (这是历史事实, 我们不能苛求曹操) , 迁为济南相。
由于董卓进京之后把持朝政,暴虐无道,特别是废灵帝(刘宏)立献帝(刘
协)的大逆不道之举,弄得天怒人怨,激怒了天下英雄。曹操先是如同历
史上著名的刺客荆轲一般身带利剑独闯相府欲行刺董卓,但是未遂,逃跑
至虎牢关被擒几乎丧命,幸被陈宫义释得免。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
安徽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大旗,到处招兵买马,组建
武装力量。公元 190 年,即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曹操和袁绍、袁术、
刘表、孙坚等各路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高举义旗掀起了一场起兵讨伐董卓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