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毛本《三国》研究述评
(0 次评价)623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毛本《三国》研究述评 何晓苇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刊本而言,明代就有约 30 种,清代 70 余 种。但 300 年来,坊间刻印的,闾里流传的,大都是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 评改过的版本———毛本。因而,毛本研究成为了《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毛本的作者及生平;二、金序的真 伪;三、毛本的版本源流;四、毛本的“评”;五、毛本的“改”。现围绕上 述五个方面内容,全面地回顾一下毛本研究的发展历程。 毛本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康熙己未年—20 世纪 20 年代前)。 这一时期关于毛本的评价 零散而随意,多侧重于毛本的“评”。 康熙己未年(1679)《四大奇书第一种》的李渔序,是现存最早关于毛本 的评价。序中称毛氏“笔墨之快,心思之灵,堪与圣叹《水浒》相颉颃,极鉥 心抉髓之谈,而更无靡漫拖沓之病,则又似过之”,把毛氏的“评”与金评《水 浒》 相提并论,而毛氏文笔之爽利似又胜金。 雍正十二年(1734)黄叔瑛的 《第 一才子书三国志序》则肯定了毛氏的删改,他赞叹道:“信乎笔削之能,功倍 乎作者!”并且指出了毛氏的修订是建立在旧本《三国》之不足上的,写道: “( 《三国演义》 )大都附会时事,征实为多,视彼翻空而易奇者,转苦运掉不灵; 又其行文,不无支蔓,字句间亦或瑕瑜不掩;卓吾李氏盖尝病之。惜无其人为 之打叠剪裁,并与洗刷眉目,所以官骸粗具,生面未开。……最后乃见声山评 本。观其领挈纲提,针藏线伏,波澜意度,万窍玲珑,真是通身手眼,而此书所自 有之奇,与前代所未剖之秘,一旦批剥尽致,轩豁尽露。不惟作者功臣,以之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8 , Processed in 0.3928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