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多重叙述中的刘备形象
贝京
内容提要 尽管《三国演义》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乃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在论述中,
多数研究者有意无意地为文本假设了一个统一的作者或作者群, 这就无法透彻地解释文
本叙述中的矛盾性, 也难以准确理解其形象书写。 此文以刘备形象书写为中心, 阐述 《三
国演义》多重叙述的复杂性。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多重叙述 刘备
《三国演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小说,已为学界共识。不仅正史《三
国志》的编纂者陈寿,连同其根据的王沈《魏书》 、韦昭《吴书》 、鱼豢《魏
略》的编纂者,对《三国演义》的史事叙述和人物塑造有着相当关键的影
响, 《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以及他所采用的未被《三国志》充分采纳的
一些史著如《献帝春秋》 、 《魏武故事》 、 《魏氏春秋》 、 《曹瞒传》等,都影
响了《三国演义》的价值取向和人物塑造,如《曹瞒传》对曹操形象与正
史《三国志》态度颇不相同,但对《三国演义》的曹操形象,有着更大的
影响。后来有关三国故事的杂剧和平话,被大量吸纳进《三国演义》 ,不仅
杂剧、平话的创作者,事实上它们的观众的态度和欣赏能力,也直接参与
到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 更不用说后来的整理编纂者罗贯中和自觉改、
评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了。所以, 《三国演义》实际上容纳了自魏晋以来各
个时期的学者、文人和普通百姓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历史眼光和价值
取向。尽管多数研究者,都很清楚《三国演义》的世代累积的性质,但当
他们真正研究《三国演义》时,又几乎都很自然地假设它有一个统一的作
者或编纂者,或者具有一致倾向的作者群,总是寻求整个文本的一致性,
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论述评价时,也总是将他们视为有着内在统一性的
性格,并且极力揭示其统一性特征。即使是有着正反两面性的人物,也试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