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0 次评价)834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许盘清 张小峰 内容提要 文章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为基础,列表分析《三国演义》 中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虚构的类型和艺术魅力;在确立文史界限为前提的评价标准 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三国演义》的真实程度为百分之六十三;从文学和史学 角度评价了 《三国演义》 的真实性。 为后人依据史实写演义小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对照本 真实度 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料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所以一经问世就 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看法和质疑。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莫过于章学 诚的“七实三虚”分法,该观点早已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近年来,关于 虚实的研究上, 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 《三国演义》 (补证本) 和张国光的 《三 国演义》 (文史对照插图本)等作品。前几年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 义》五分真都不到。文中言之确凿,似成一说,但本文认为此观点缺少全 面和系统性的分析,仅为一家之言。 (1) 《三国演义》主要材料来源是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史籍, 加上长久以来小说、戏剧、传说等综合而成,但毕竟与历史事实有区别, 不能等同视之。 一、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标准 《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了成功的艺术 虚构,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被毛宗岗称 为“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这些人物都是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 研究小说典型人物的性格离不开人物的历史渊源。因此小说和历史之间差 异亦再所难免。若议论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对”和北伐战略之得失,就不 能以“桃园结义” 、 “借东风” 、 “空城计”等为史料。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4101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