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
(0 次评价)4786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英雄”与“奸雄”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 象的美学内涵 马宝记 朱雨生 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所争议,尤其是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 对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这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时期”一样,虽 然目的、意义、实质已大为不同)应当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本文无意 于此重复。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英雄”也好, “奸雄”也 好,曹操形象(此文指文学形象,含《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的不同 形象,有关问题下文详述)之所以进入千家万户,自有其顽强的艺术生命 力和不朽的美学价值。本文的目的亦即是想从曹操形象的美学意义方面略 陈固陋。 一、 《三国志》作为文学作品对曹操形象美学价值的肯定——英雄的产 生 曹操“英雄”形象的形成,在文人笔下主要是《三国志》的影响。毫 无疑问, 《三国志》是一部史传作品,但正如有人认为《史记》是一部历史 小说一样, 《三国志》 也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性质, 或者说具有小说的因素, 只不过,它是在完全依赖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作者进行了文学加工。周亮 工在评《史记》中项羽被围垓下、与虞姬唱和时说: “垓下是何等时,虞姬 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有谁闻之, 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 ,代 为传神①” 。其实,对于任何成功的史传著作均可作如是观。所谓“笔补造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7 , Processed in 0.39591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