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钩沉
二0 00年
第
三
期
/一
三七
吐鲁番
、
敦煌发现的
《
三国志》写本残卷
【
日」片山章雄
著
季忠平译
〔译者按」19 9
1
年日本的(东海史学)第2 6号
,
登载了片山章雄先
生的(吐普番
、
软煌发现的(三国志>写本残卷)一文
。
该文全面介绍 了
已知的所有
(三国志)写本的存在
、
发表及研究的情况
。
正如文中所说的
那样
,
在该文发表之前
,
尚未发现对所有(三国志)写本进行集中介绍 的
文章
。
这是因为
,
过去的学者有的只了解一部分写本而不知道另一部分的
存在
;
有的虽然对某些写本进行了探讨
,
但所公布的原始资料并不完全相
同
。
这一切表明
,
对所有的写本残卷的情况加以介绍
,
对有关研究史加以
整理
,
实有必要
。
因此该文的发表对于人们全面 了解掌握有关(三国志》
写本的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
据吴金华教授介绍
,
该 文综述的6种写本中
,
为中国学者热知的是3号和
4
号写本残卷
;
至 于5号和6号写本残卷
,
虽
然已为一部分学者所瞩目
,
但对它们的研究和利用并不充分
;
而
1
号与2
号写本残卷在中国尚鲜为人知
。
因此该文对于今后(三国志)的整理研究
,
尤其是对古写本残卷作全面的探讨
,
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也许是因为作
者所见的 写本影印件字述不太清楚的原因
,
文中说到的
“
标点本一吟六四
页第三行的
‘乞赦其
一等之罪
’
的
‘
赦
’
字
,
写本的第十六行作
‘可
”
’,
据吴金华先生说
,
残卷的原 文不是
“
可
”
而是
“
丐
”
(匆)
。
但瑕不掩喻
,
此文资料详实
,
体现了日本学者严谨
、
客观的作风
,
所附 的
“
(三国志)诸
写本研究 史简表
”
直观
、
清晰
,
使读者一目了然
。
有鉴于此
,
译者不揣简
陋
,
将它翻译成为中文
,
以供国内研究者参考
。
在翻译的过程中
,
得到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