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0年
第
1期
通 化师 范学院学报
JO URNA L
O FTON GHUA
TE ACHE RS ’COL LEG E
2 0 00
N 0
1
《三
国志》
研究编年(下)
0兰台
「万少丈刁、
公元
1798
年清嘉庆三年
(三国志补 注》
、《
补 三国艺文志》 作 者侯康诞
生
。
案
:
侯氏
,
原名廷楷
。
字君模
。
所著《三国志补
注》一卷
,
此书 宗旨主要在补装松之
、
杭世骏二家之
遗
。
所据补者
,
大多为古籍
,
所补 资料多引长文
,
还
从 金石资料中征引了一 些碑刻文字
。
书中亦步及
考证
,
并颇精详准确
。
是书因杭世骏补注不够完
善
,
而不称
“续”,
但《丛书集成》本仍标名为《三国志
补注续》
。
另有广稚丛书本
、
史学丛书 本
。
《补三国
艺文志》四卷
,
体例较特殊
,
以人系 书
,
间有 考释
。
此书博取群籍
,
凡所录载 籍出自陈寿本志
以及《隋
书
·
经籍志》
、
《唐书
·
艺文志》的释文或叙录的
,
都不
标明 出处
,
其余采 自它书或附传的则 均注明出处
,
而这些所采之书如 需要 考证
,
亦详尽考证并加著
录
。
原稿不分类
,
经后人校订
,
分为三部3 5类
。
子
部至小说家止
,
无集 部
。
此 为未完稿
,
缺漏较多
。
卷尾有南海伍崇唯写于道 光庚 戌 (1850年)的玻
。
有岭 南道书本
、
《二十五史补编》本
。
公元
181 0
年嘉庆十五 年
潘眉撰《三 国志 考证》八卷 刊 小途初 堂本
。
案
:
是 本附有
“
月日考旧序
”。
公元1 81 4年清嘉 庆十 九年
《三国志注证遗》作者周寿昌诞生
。
案
:
周氏
,
字应甫
,
著《三国志注证遗》四卷
、
补
四卷
。
周氏《三国志注证 遗》目的在于补 梁章银《三
国志旁证》 之遗
,
通观全书
,
步及面较广
,
在考仃史
事
、
训释词 义方面
,
亦有不少超 前人的地方
。
是书
有思益 堂刻本
、
广稚丛书本
、
丛书集 成本
。
公元
18 18
年嘉 庆二十 三年
尚铭撰《三国志辨微》二卷刊行瑶湖草堂本
。
案
:
是 本含有《三国志辫微续》三卷
、《
三国志杂
咏》一卷
。
公元
182 2
年清道 光 二年
洪怡孙撰《三国职官表》三卷由李兆洛刊 印
。
案
:
是 本附
“史
目表
”
一卷
。
公元
182 9
年清道光九年
《 三国 志札记》 作者李慈铭诞生
。
案
:
李慈铭字爱伯
,
号苑 客
。
《三国志札 记》一
卷 载于《越鳗 堂 读 史札记》
,
李氏以明汲古阁本《三
国志》为底本
,
进 行考仃
。
对史事(包括陈 书与装
注)校正颇多
,
而地理
、典
章制度校勘尤为精审
。
现
有民国北平 图书馆铅 印本
。
公元
18 33
年清道光十三年
《 三 国 志考证校语》作者周星 治诞生
。
案
:
周 氏
,
字季双
。
所撰《三国志考证校语》一
卷
,
刊在《国粹学报 》第6 3
期上
,
另有上 海 文管会 藏
稿 本
。
尚铭撰写 的《重订三 国志辨微》六卷刊行
。
公元
183 7
年清道 光十 七年
《 读三 国志》作者黎庶昌诞生
。
案
:
黎氏字拢斋
。
《读三国志》一文载于《拙羊
园丛稿》
。
黎氏认为 陈寿十分苹崇诸葛亮
,
就像孔
子的学生尊崇孔子一样
,
并非一些学者所说的陈寿
73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