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校点拾遗二则
(0 次评价)5436 人阅读0 次下载
经 验 , 注意 从 中吸取 教训 , 还把 历史 比做镜 子 , 借 以随 时检 查 自己的 得失 , 正是这 种思 想 的集 中反映 。 由于政治 上的需 要 , 鉴 戒史 学 就 更充 分 的发展 起 来 。 《 大唐新语 》 就是 笼 种鉴戒史学的一种 著作 。 魏微 在 《五 代史 》 中强调人 的作用 , 实 标 上就是 为统 治者总 结历史 经验 , 要他 们不 要再相信天 命 。 《 晋 书 》 中的这 种 思 想 也 甚 明显 。 被 《 新唐书 . 艺文 志 》 列 为杂 史 的 《 贞 观政 要 》 , 更是鉴戒 史 学的典 型著作 。 文宗 时又 打算修 《 开 元政要 》 , 如 果修成 , 也必然是 与 《 贞观 政要 》 属于 同一类 型 。 杜 佑的 《 通典 》 , 也 有这方 面的内容 。 这些我 乙 在 《唐代 的史学 与通鉴 》 中有过论 述 。 在 病代 出现 一系 列充满 鉴戒史学思 想著作的情 祝 下 , 再 结合宪 宗颇 有作 为的特 点 , 刘肃 为统 始者 修撰 《 大唐新语》 , 专 门为其总结本朝的 历史经 验 , 以 便从 中吸取 教训 , 既 是反映 了政 治 的需 要 , 也体 现 了史学发展 到当时 的特点 。 从内容看 , 《 贞 观政要 》 与《 大唐新语》 是 同一类型 的著作 , 都是 为 了政 治的需 要而 谈 历史 。 所不 同者 , 前者所 载是唐太宗 君 臣 谈 论唐代 以前 的历史 , 后者 记载是 唐朝 建立 到代宗 时的 历史 。 从历史 发展 的顺 序上 说 , 二 者是前后 衔 接的 。 如 果说 刘肃有续 《 贞观 政 要 》 的 意思 , 也并非没 有道理 。 至少 说 , 把二 者称 谓姊妹 之作是 无 可非议的 。 综上 所述 , 《 大唐新语 》 是 一本政 治性 很强 的史 书 , 不是 一般的笔 记小说 , 虽其体 例 与 《 世 说新语 》 相仿 , 但其 内容截然不 同 。 该 书是古代 史学发 展史 上鲜明的体现 了唐代 史学思 想 的特 点的著作 。 〔作者牛 致功 , 陕西 师 范大 学唐史 研 究所 教 授 〕 《 三国志 》校点拾遗二则 · 潘 民 中 ’明娜脚一 一 1 . 《三 国志 》卷十五 《魏志 · 贾连传 》 : 太祖崩洛 阳 . 迪典丧事 . 时郡 陵侯彰行越骑 将军 , 从长安来赴 , 问速先生玺缓所在 . 通正色 曰 : “太子在 邺 , 国有储副 . 先王玺缓 , 非君侯 所 宜问也 . ” ( 中华书局标点本 ) , ’ 问速先生玺缓所在 ” 令人费解 . 因 “ 先生 ” 一词 未有用于称 己亡父者 . 古籍中亡父称 “ 先考 ” “ 先君 ” , 当朝帝王之亡 父称 “先 帝 ” “先 王 ” . 曹操 生前封魏王 . 鄙 陵侯彰 当 称 之 谓 “ 先 王 ” . 欢 魏 志 , 任城王彰传 》注引 《魏略 》 日 : “彰至 , 谓临蓄侯植 曰 : ‘先 王诏我者 , 欲立汝也 , ” . 可 证 。 《资治通鉴 》卷六十九文帝黄 初 元 年 载 : 彰 “ 问逢先王玺缓所在 . ” 可 知宋司马光 等著 《资治 通 鉴 》时所依 《三国志 》 本作 “先 王 ” 。 近人卢 弼 衣 三国志集解 》之正文也作 : 彰 “ 问速先王 玺缓所 在 . ” 另外从贾遴答语 “先王 玺缓 . 非 君 侯 所 宜 涧 ” , 也可看出 “先 生 ” 为 “先王 ” 之误 。 2 . 《三 国志 》卷 四十 四 《蜀志 · 费伟传 》 : 〔 延 熙 ) 十六年岁首大会 , 魏 降人郭情 在坐 。 榨 欢饮沈醉 , 为循手刃所害 , 谧日 敬侯 “魏降人 郭惰 在坐 ” “为循手刃所害 ” . 不可 解 。 “ 惰 ” 、 “循 ” 是一人 , 拟或二 人? 考 之 于 《蜀志 . 后主传 》 : “延熙 十六年春正月 , 大将军 费 伟 为 魏 降人郭 惰所杀于汉寿 . ” 《蜀志 · 张襄 传 》 : “ 伟果 为魏降人郭惰所 害 . ” 《魏志 。 三少 帝纪》 嘉平五年八月 诏 日 : “故中郎西平郭惰 , 抵节砺行 . 秉心不 回 . 惰于广坐之 中手刃击伟 勇过 聂政 . ” 注引 《魏 氏春 秋 》也作 “情 ” . 据此 知 , 手刃费伟者即郭修 . 《 资治通鉴 》卷 七十五 “邵 陵历公 嘉平 四年 ” 作 “ 郭循 ” . 胡三省注 曰 : “循字遍考字书无其字 。 今 《三 国志 》 旧 本 , 凡书 ‘循 , ‘ 者 多从 ‘循 , . 余 谓此 ‘循 , ’ 即 ‘惰 , 字之误也 , 后人以 ‘循 , ‘ 字无 所 出 , 又改 ‘了 ’ 为 ‘宁 ’ · , 遂为 ‘循 , 字耳 . 盟 州洪 氏日 : 自东汉以来 , 凡 ‘盾 , 字 皆作 ‘循 , 字 , 又 曰 : 汉隶 ‘循 , 、 ‘ 惰 , 颇相近 , 隶法 ‘循 , ‘惰 , 只争一 画 . ” , 故校点本 《三 国志 》应将 “循 ” 改 为 “惰 ” , : 使诸纪传中这一人名统一起来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21-04-08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04:36 , Processed in 0.5892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