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川 大 学 学才
良
(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一 九 八 九 年 第二 期
曹
操
墓
何
在
张
之
乔文泉
一
一
~~
~
-
月
.
~
一
一
~
一
-
~
一
. .
~
-
~
一
一
一
~
一
曹 操 陵墓究 竟在 何 处
?
在今安阳 县灵芝村 与今 临漳 县 习文村一 带
,
极可 能是 1 9 7 5年 在 习 文村发 现之 东汉 晚期 墓
葬
。
兹陈述 于 下
。
首先 从 《
三国志
· 魏 武 纪》 建 安二 十三年 六 月所 载之 曹操令 说起
。 此 令说
:
古 之葬者 必居 膺薄 之地
,
其 规西 门豹 祠西原 上 为寿 陵
,
因高 为 基
,
不 树 不 封
。
周
礼
:
家人 掌公墓 之 地
,
凡诸侯 居 左右 以前
,
卿 大夫居 后
,
汉制亦 谓 之陪 陵
。
其公 卿大臣
列 将有功者
,
宜 陪寿 陵
,
其广 为兆域
,
使 足 相容
。
视此
,
操 墓 必在 西 门豹 祠 之西
,
较高 之 平原 上
,
墓前后 应有广 阔地段
,
以 容 陪 陵 之 公卿列
将
。 今 灵芝 村
、
习文村 一 带
,
正 在仁 寿 里西 门豹祠 ① 之西六
、 七 里
,
周 围 皆平原
。
( 西二 十
余 里方是野 马 冈
,
今安 阳北 岭 )
,
可
“广 为兆 域
”
,
只是 由于漳 水 泛滥 冲刷
,
已看不 出 当年
是 否高 地
。
其 次
,
后世 之史 籍涉 及操 墓者
,
多 言其在 邺
,
而 无具体 位 置之 记薄
。 如
《
通 典》 卷 1
7
8邺
条 载
:
介有 魏 武 帝
、
文
(应 为
“元
”
)
帝
、 甄 后三 陵 台
”
。
又如
《
资治通 鉴》 唐 纪贞观十
九年 春 正月 癸亥
,
唐 太宗
“至 邺
,
自为文祭魏 太 祖
”
。
又 如 《
太平 寰宇 记》 相州 邺县 条载
:
“三 陵即魏 武 帝
、 文
(元 )
帝
、
甄 后三 陵
” 皆是
。 今 灵芝村
、
习文村 一 带
,
正是 邺地
,
也是
当年 邺县 之 中心 地 区
。
史 籍 中也 有载其大 致方 位者
,
如 明 朝崔铣
《
邺乘》 临彰 县 载
:
西陵即高 平 陵也
,
在 县 西南 三十 里
。
按
:
灵芝
、
习文一 带正 位临 漳 旧 县
(今 县小 庄 )
西南约三 十 里
。 又 乾 隆 《
彰德府 志 ) 中
,
临
漳 县 图上标 有
“ 魏武 帝陵
”
,
与
“甄 后 陵
”
、
“灵 芝 旧 县
” 邻 近
。
灵芝 旧 县即 隋之初 灵芝 县
治
,
今 灵芝 村
(属安 阳 )
、 芝 村
(属 临漳 )
即其 地
。
灵 芝村 确有 大家
,
即甄 后 改葬后 之朝 阳
陵②
。
习文村 位 灵芝村 西北 约 四 里
,
操墓 位于这 一 带 与府志 图甚 合
。 且 灵芝村东 约主 里有 曹
灸 墓
,
三 家相 近
,
即 《
通典》 所 称之 三 陵台
,
《
寰宇 记 》 所称 之三 陵
。
上 引诸记 载
,
最 具 体者是 《
邺乘》 与 《
彰 德府 志》 图
,
如 以 为 二 书为 时 较 晚
,
难 作 力
据
,
兹 再 引 《
述 异 记》
:
邺 中铜 驰 乡魏武 帝陵下
,
铜 驰
、 石犬各二
。 古 谚云
:
石犬不可 吠
,
铜 驰徒 尔为
。
一
3一
1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