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 民 族 学院 学 报(
哲学社 会 科 学版
19 9
1 年 第 2 期 (
,
g
.
第1
7
一
胡 )
读 《
三 国演 义》
,
《
三 国 演 义 》 与 人 才 学
梁
汉 皋
宛如 进入 中 国古代 人才展 览 画廊
。
正如 毛宗 岗在 《
读 三 国志法》 中所
指出 的那 样
:
“古史甚多
,
而人独 贪看 《三 国志》
( 指演 义小 说 ) 者
,
以 古 今人 才之 众未 有
盛 于三 国者也
。
” 作为 一部 凝集 着古代 中华民族 丰富智 慧和政治 军事斗 争经 验 的杰 作
,
《
三
国演 义》 蕴 含 着多 种多样 的价 值
。 本 文 仅 从人才 学 的角度
,
对 《
三 国演 义》 进 行初 步探讨
,
以便 为今 天 的 企事业领 导 提供 一些在 竞 争 中识 别 人才
,
使用 人 才 的一点 经验
。
一
、 褥 才兴 邦 与称 泛 人才
古往 今来
,
事业 的成败
,
国家 的兴 亡莫不与能否善 于招 集人 才使用 人 才有关
。 秦 国之 兴
正是 因它 比 之 六 国善于集 才 用人
。 战 国之 际
,
是 我 国历史 上 竞相招贤纳 士风气最盛 的时代
,
而在 七 国之 中
,
赵
、
韩
、 魏
、 齐
、 楚
、 燕等六 国所用之 士
,
大都是宗亲或 国人
,
只 有秦国能 打
破宗族
,
地 域观念
,
重 用他 国人
,
故才智之士 纷纷奔向秦 国
。 得 才兴业
,
得才兴 邦
。 三 国之
兴亦如此
。
三 国人 才济济
,
这与三 国之主招 才 有术是 分不 开 的
。
统一北 方成为 一代集雄 的曹操
,
他 本人 的雄才大略是 其 取得成 功 的主要 原 因
,
但没 有人
才辅佐
,
要取 得胜 利 也是 不可 能 的
。 他
“矫情任 算
,
不 念 旧 恶
”
,
故北 方之 士 都 归 于 其庵
下
,
人 才济济
,
宛 如众 星伴月
,
其 中 以荀 或 贡献 为最 大
。 竹 操能 统一 北 方
,
雄 视 中国
,
实有
赖 于苟或 的 英明决策
。
曹操在 衰 州招纳 贤士
,
一 见荀或来投
,
与之 谈论 兵 书 战 策
,
当世急务
,
便 给他 高度 评
价
:
“吾之 子房 也
”
。
后 来 的事 实也证 明 了这一 点
。 他 料事 如 神
,
为 曹操 提 出的
“深根 固本
以制天 下
”
,
“奉 天子 以 从众望
” 和
“坚 守官渡 以 待 变
” 三 大决策
,
使 曹魏渡过 难 关
,
走 向
兴 旺
。
其贡 献不亚 于 孔 明的
“ 隆 中对
”
,
鲁 肃的
“榻上 梁
”
,
为曹 操统 一北 方奠定 了基础
。
曹操作为封建 统 治者 中杰 出领 袖人物
,
为 实 现 自己统一 宇内的雄才大略
,
深 知 人才是 最
为要紧的
。
于是广 开 才路
,
. 招贤 纳 士
。 他 用人 最 大的特点是 不 计贵贱
,
不 计 品 德
,
唯 才是
举
。
十八 路诸 侯会 合 讨伐董 卓
,
被华 雄杀 得损 兵折 将
。 关 羽请求前 去 一 战
,
但 诸侯 们 讲 门
第
,
认 为刘
、
关
、
张 出 身微贱
,
蔑视 他 们
。
唯有 曹操 提出
:
“ 得功者 赏
,
何计 贵贱乎 ?
” 曹
操力 排众 议
,
突破 俗见
,
不 以 眼前 之地 位 高低 衡 量英雄
,
他 破格 用人
,
是 十分 可贵 的
。 曹操
的唯才是 举 表现在
:
1
. 爱惜人才
。
收 张 辽
,
降关 羽便 是典 型 例子 ;
2
. 为 网 罗 人 才
,
不 念 旧
恶
,
宽大 为怀
。 张 绣在 宛 城突然 反 水
,
杀 曹 操爱 将典 韦
,
长 子曹 昂
,
侄 子 曹安 民
。
后张 绣来
投
,
曹操仍 表示欢 迎
,
并封 为列 侯
,
结儿女 亲 家
,
使 张 绣为他 效力 ,
3
. 审 时 度 势
,
广 开才
路
。
《
三 国演 义》 第 三 十 回 官 渡 之 战
,
曹 操大获全 胜
,
在 清理袁 绍档案时 发现 一些 人 曾秘
密地 给袁 绍写 降书
。
有人 提 出要追 在
,
曹 操说
:
“ 当绍之 张
,
孤 亦 不能 自保
,
况 他 人 乎?
”
尽
1 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