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艺术剪裁的“黄金分割”因素及其根源
(0 次评价)473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三国演义》艺术剪裁的“黄金分割”因素及 其根源 刘福智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表现为篇章组合的严整性,也表现为素材剪裁 的非对等性,这是有其根源的。 “扬刘抑曹”或“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造成其剪 裁艺术非对等性的根源之一。 造成全书素材剪裁非对等性的根源, 也包括作家的美感取 向。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艺术剪裁 黄金分割 根源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不仅表现为篇章组合的严整性,而且表现为 素材剪裁的非对等性。这是有其根源的。 人们在对不同事物的相互关系进行观照的时候,往往把对等、对称、 平衡、均势看作是美的,因为这些关系都体现着某种秩序,表现为和谐之 美。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非对等、非对称、非平衡、非均势,这些关 系有时体现着某种动态,也能表现为和谐之美。例如一条线段,如果取其 中点,那么这一点就可分线段为相互对称的两段;如果取其“黄金分割” 点,则也能演化出和谐的比例美。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和刘蜀集团的 文字约占六成,而描述魏、吴和其他集团的文字仅占四成。这种艺术剪裁 的 “六四开” , 其实暗含着 “黄金分割” 的法则, 表现为选材的 “非对等性” 。 小说写作的布局阶段, 作家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对不同性质的素材进行剪裁。 那么,剪裁之后,不同性质的素材的数量往往是不对等的。这种非对等性 往往是出于某种思想倾向或某种美感取向的考虑。 《三国演义》剪裁艺术的 非对等性,其根源就在这里。 《三国演义》有着明显的“扬刘抑曹”或“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这是造成其剪裁艺术非对等性的根源之一。而“扬柳抑曹”的根源则是作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8 , Processed in 0.4969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