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 国 演义 》研 究
建
国 以 来 《 三 国 演 义
》 研 究
情 况 综 述
建 国三 十多年来
,
( 三 国演 义 》研究工
作走 过 了一 段并不 平坦 的路 程
。
新 中 国成 立之初
,
对 《三 国演义 》的研
究
,
如 同其 他 学术研究 工作一 样
,
尚未广泛
开展
。
从 一九五O 年到 一九五三 年
,
公 开发
表 的《
三 国演义》
研 究文 章仅仅只 有一篇
。
一九五 三年
,
作 家 出版 社整理 出 版 了
《三 国 演义 》
,
引起了广大 读者 的 注意
。
同
年十一月 二十 三 日
,
作 家 出版 社又 召 开 了
《三 国演义 》座 谈会
。 从此
,
学 术 界 对 于
《
三 国演 义 》开始 了 比较 系统的研 究
。
从一
九五 四 年 到一九五九 年
,
《三 国 演义 》
研 究
一直稳 步地开展
,
并开 始 引向深入
,
在这六
年 中公开 发表 的 《三 国演义 》研究文 章共 达
六十九篇
。
其 中
,
在一 九五九 年
,
以曹操 问
题为 中心
,
一 度掀起 了 《三 国演义 》
研 究 的
热 潮
。
进入 六十年 代
,
《三 国演义 》
研 究开始
趋干 沉寂
。
一九六 O 年
,
全 国 公开 发 表 的
《三 国演 义 》
研究 文章仅 仅只 有 二篇
,
一九
六一年 也只 有五篇
。
一九六 二年
,
当整个 学
术界 都 比 较活跃之 时
,
《三 国演 义 》研 究略
有 回升 之势
,
当年发 表的研 究文章 达到十 三
篇
。
但 到一九 六五年
,
又下 降到仅仅 一篇
。
十 年浩劫期 间
,
《三 国演 义 》横 遭 厄
运
.
从 一九六六 年到一 九七 二年
,
在 长达七
年的 时 间里
,
《三 国演 义 》研 究是 一 片 空
白
。
在
“ 四 人帮
” 大搞所 谓
“评法 批儒
” 的
日子里
,
《三 国演义 》
又 被打成 了
“ 尊儒 反
法
”
的作 品
,
一 再遭到
“ 批判
”
.
打 倒
“ 四人 帮
’ 以后
,
整个古 典文学研
究 的局面 迅速打 开
,
但 《三 国 演义 》研 究的
重新 起步 却比 较慢
。
从一九 七七年 到一九 七
九年
,
我们看 到 的有 关论 文一共只 有 七篇
.
直到 一九 八 O 年 以来
,
对 于 《三 国演义 》的
研 究才 又逐渐 活跃起来
。
总的 看来
,
建 国三 十多年来 的 《
三 国演
义 》研究 既不够 广泛
,
也 不够深 入
,
在 中国
几 部古典 长篇小 说名著的 研究 中处 于 比 较落
后 的状况
。 据初步统 计
,
从解 放初 到一九八
O 年 底
,
全 国各报 刊发表 的 《三 国演义 》
研
究文章 总 共一 百三 十 四 篇
。 这个 数 字
,
仅为
同期 《红楼梦 》研究文 章总数 一千 三百 九十
七 篇的十 分之一
;
为 同一时期 《水 浒传 》
研
究 文章总 数八百 一十八篇 的六分 之一
。 这 种
状 况
,
同 《三 国演 义 》在 中国文学 史上 的地
位及 其在 广大人 民 中的影 响是很不 相称 的
.
在 建 国以 来 的 《三 国演义 》
研 究 中
,
讨
论较 多的 主要有 以下 问题
:
一
、
关于 ( 三 国 演义 今的主 题
在这 个 问题上
,
主 要有五 种观 点
:
1
、
“ 正 统
”
说
。
持这 种观 点 的人历 来
很 多
。 他 们认为
,
所谓
“ 尊刘抑 曹
”
,
乃是
正 统思想 的具体化
,
而这 正是 《三 国演义 》
主 题 思想 的 中心
。 作 者不仅 从 刘 汉 正 统的观
点 出 发
,
百 般暴露 曹操 的挟 天 子 以 令诸侯 的
奸伪
,
同情汉 献帝的傀 儡处境
,
尽 情地 歌 颂
董承
、
吉 平
、
王子服 等人谋 杀曹操恢 复后 汉
正统的行 动
,
而 且 以 蜀汉 为正 统
,
热情 地颂
扬了 标榜 恢复汉 室 的英雄 们—
刘
、
关
、
张
和 诸葛亮 的业绩
,
有的 同志还指 出
,
《三 国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