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国演义 》研 究
·
毛
宗 岗 评 改 《 三
国 演 义
》 的 得 失
陈 周
昌
在 中 国文 学批评 史上
,
继金 批 《水 浒
传 》之后
,
毛宗 岗师承 金圣 叹
,
又 评 改 了
《三 国志通 俗演 义 》
三 百多年 来
,
罗 本
《三 国演义 》
几 乎销声 匿迹
,
而 毛本
三 国
演义 》则广为 流传
,
影 响之 大
,
庶 可 同金批
《水 浒 》比肩 而立
。
那 么
,
毛宗 岗评改 《三
国演义 》得失若 何
过 去研 究 《三 国演义 》
的学者对此 甚少 注意
,
以至造 成一些 不容 忽
视 的误解
。
我认为
毛宗 岗整 顿这部长 篇小 说的结
构
,
分 析其 结构特 点
,
是 评改之 所得
而将
小说 中体现 得并不 明显 的
“ 正统
,
观
,
夸大
为作者 的基本 创作思想
,
以取代 作者 的创 作
思 想
‘忠 义
” 说
,
则是 其 评改之所 失
如果 说金 批 《水 浒传 》
在 艺术上 的 贡献
是对人 物 形象的 精辟分 析
,
毛批
《三 国 演
义 》则是对 长篇 结构 的独到见解
。
这 些虽 散
发 着八股气 味然 而却 闪耀着光 亮的 艺 术 见
解
,
对 于理 解这部 文学 巨著
,
是 有一定 认识
价值 的
。 毛本 《三 国演义
其 所 以 家 喻 户
晓
、
妇 孺 皆知
,
这也是 一个原 因
创作 于 元 末 明初 的罗 本 《三 国演义 》
,
是 我 国最早 的一部长 篇小说
,
在 形式上残 留
着 宋元 讲史 话本的影 响
,
比较 令人 注 目
这
与其说是 小说 的本 色
,
毋宁说是 它 的先天缺
陷
。
在这 些先 天缺陷 中
,
表现在 结构上 的 问
题 更为突 出
。
作 者采 用讲史 话本的体 制
,
把
小 说划分 为二十 四 个大 的段落 结构
,
形成 二
十四 卷
。
又 把每卷 分成 十回
,
全 书共计为 二
百 四 十回
每回都用 一个 七言 的句 子作为 回
目
,
犹如 话本的
“题 目
”
看 起来 这种结 构
形式整 齐划一
,
但是 这样分 卷
,
不利 于 人物
形象 的刻 画和 故事情 节的连续 发展
这 样分
回
,
一是 分量和篇 幅不 足
,
二是 不能 更好地
表 现人物 和情节 的 内在联 系
罗 本 《三 国演
义 》
第 一 回 《祭 天地桃 园结义 》
,
让刘 备
,
关 羽
、
张 飞 首先登 场
,
“备下 乌 牛 白马
”
,
焚香设 誓
、
祭告 天地
、
结 义桃 园
然后 让 这
些
‘ 忠义
”
的天使
,
在 一 场剿灭 黄 巾起义 的
大屠 杀 中崭 露头角
。
第二 回 《刘 玄德 斩寇 立
功 》
则 写 他们 剿杀 的具 体 行动
两 回 从情 节
和人物 的 内在 联系看
,
是 一 个统一 的整体
“ 桃 园结义
” 是 为 了
“ 斩寇 立功
,
“ 斩寇
立 功
” 又是
‘ 桃 园结义
” 的继续 和发展
。
从
篇 幅的分 量看
,
两 回并作 一 回
,
也 更 为 恰
当
。
毛宗 岗纵 观全书
,
详 加剖析
,
发现 了 一
条看 起来 十分简单
、
然而 却得之不 易 的 规
律
相 近的两 回 稍加 剪裁
,
都可 以合并成 一
回
。
于是 他舍弃 分卷
,
整 顿回 目
,
合 两回 为
一回
,
将二百 四十 回 演义 合并为一 百 二 十
回
。
经过 毛宗 岗的整 顿
,
使 《三 国演义 》
这
部 长篇 结构趋 于 定型化
,
显示 出 自己 的独特
格 调
。
毛宗 岗在整 顿 《三 国演义 》这部 长篇 结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