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靖 本 《
三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
所 塑 造 的 曹 操
陈
铁
民
嘉靖本《
三 国志通俗 演 义》
是 今存最接 近罗贯 中原著面貌 的一个刻 本
(说 见拙作《 <
三 国演
义 ) 成 书年代考》)
。
这个本 子所塑造 的曹操
, 同 毛宗 岗的
修改本是不 尽一样 的
。
由于毛本对 明
代《
三 国演 义》的 传本有 很多 的改进
,
成 为清代 以来 最通行 的本子
( 解放 后刊 印的 《
三 国演 义》
也是 这个本 子)
,
所 以 学者们研 究《
三 国 演 义》
, 大 多根 据这个本 子
。 但 我认为
,
许多研 究者根
据这个 本子 的描写
,
再 加上受 到 活在戏 台上的 形象 的影响
( 戏 台上 的 曹操是个 白脸奸 臣
,
比
起毛本 中的曹操
,
又简 单化 了 )
, 把曹操说 成是一个 十恶不赦 的人物
,
以为在他 身上 集中了封
建统治 阶级 的 各种恶德
,
是有 点偏颇 的
。
事实上
,
在嘉靖 本 中
,
作者对 曹操 并 没 有 全 盘 否
定
,
虽然较 多地强调 了他 的 坏处
,
但也写 出 了他在政 治上的不 少好 处
。
总 之
,
嘉 靖本 中的曹
操是 一个十 分复杂 的形 象
。
下 面就这个 间题谈谈 自己 的一些 不成熟意见
,
敬 请 同志们批评指
正
。
历史上 的曹操
,
是一个杰 出的地 主阶级政治 家
、
军事 家和诗人
。 他 的被贬抑
,
大体是在
宋 以 后
,
这 和 理学 的 兴盛有 关
。
清顾 家相《
五余读 书窿 随笔》说
:
“魏 晋 以 后
,
篡轼 相仍
,
效尤
接踵
,
故于 曹操不加 贬抑
。
北宋太 祖得 国
,
虽 亦 非正
,
而诸濡 辈 出
,
修身立 品
,
远胜 前
朝
· ·
· ·
·
一 时风俗人 心
,
为之 王 变
。 沿及 金
、
元 理 学大 昌
,
人 存直道
。
传奇 院本所演刘
、
关
、
张
、
曹 操之事
,
亦往往 与《
三 国演 义》相 出 入
。
以此 知罗 贯 中之实有所 本也
。 ” 《
三 国志》
裴
注征 引了 许 多关于曹操 的 史料
,
其 中一部 分对曹操 颇有微词
,
但并没 有从
“篡 逆
” 的角度来贬
抑曹操
,
更 没有全盘 否 定曹操
,
即 使象 吴人所作
、
反曹倾 向很鲜 明 的《
曹 瞒传》也是 如此
。
直
至唐代
,
“如 贞观
、
开元 间
,
虽号治平
,
然亦有 夷狄之风
,
三纲不 正
,
无父子
、
君 臣
、
夫妇
”
( 程 颐语
,
见 《
二 程遗 书》
卷十 八)
,
仍然没有人 从
“篡逆
”角度贬 抑 曹 操
。
到 了 宋 代
, 理学兴 盛
,
理
学家们把 封建 的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 说成是
“天理
” ,
宣 布为人人应 绝对遵 守的法 则
,
于是
,
曹
操的
“挟 天子 以 令诸侯
”
,
就受到社 会舆论 的 普遍指斥
。
当 时有 人问北宋理 学 名儒 程颐
:
“ 三国
之 兴孰为正?
”程 回 答说
:
“ 蜀志 在兴复汉 室 则正 也
。
”
(《二程遗 书》
卷十八 ) 以是否思于汉 室 作 为 区
分
“正
” 与
“不正
” 的 准则
。
南宋 著名理 学家朱熹称曹 操是
“汉之篡 贼
”
( 《
朱文公文集》
卷八十二《
题曹
操 帖 》) ,
他著 《
通鉴 纲 目》
,
袭 用
“ 《
春秋》
笔法
” ,
处处贬抑 曹操
。
刘友益《
通 鉴纲 目书 法》
说
:
“ 贺
善赞 日
:
操 自兵兴 以来
,
《
纲 目》
所 出
,
无 虑八
、
九十事
,
未尝有 一语予 之
。
”在朱 熹看来
,
三
纲 中
,
“君为 臣 纲
”是最 根本 的
,
一个人只要
“篡逆
” ,
就别 无好处 可言
,
因此 对曹 操予 以全盘
否定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