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字艺术和它在《三国演义》的民族特色
(0 次评价)4568 人阅读0 次下载
广西民族 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令 版 ) 8 149 年第 3 期 “ 三 ” 字艺术和它在《三国演 义》的 民族 特 色 梁其彦 “ 三 ” ` 犷艺术是 中国小说创 作中的一 朵奇葩 , 形成我 国文学艺术不可磨灭 的民族特色之 一 。 清看 : <、红楼梦》以络绎相继的多回 目的浓墨重彩 放 手写 “ 川姥 姥 ” 的 “三” 进 荣国 府 , 从一个乡下老妇人的眼中揭出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 的豪华奢侈生 活和形形色色的内外矛 盾 , 真是蔚为奇观 。《西 游记》以同样的放 纵笔调 , 用三个回口的大 幅度写出了孙悟空的 “三” 调 芭蕉扇和摇曳于多回目中的尸魔 “三” 戏唐三藏 , 前者在兔起鹊落的恶斗中把邪正枚分 的 两方面人物的性格写得鞭辟入黑;后者把孙 大圣那 邪正不两立 , 立足 在一 “ 打 ” 字的坚贞品 格 , 以及唐僧的调懦 、 八 戒的偏私 、 尸魔的歹毒 , 连同大 圣对师父的一 厢情深都 和盘端出 , 真是缤纷夺目 。 《水浒》从 “ 火烧祝家店 ” 的诱因写起 , 连续用五 个回目 的 重 手法铺写出 “三打祝家庄” 这三场大战 , 情节变化大 起大落 , 在事态 发展 的尖锐矛盾 中写出了复杂的社 会生活内容 , 表现了一系列 人物 的性格和心理 状态 , 甚至这 “ 三 ” 字艺术还渗透到军事领域 中去 。 这 些作品中所体现 出来 的 “ 三 ” 字艺术 . 真是 异彩纷披 , 流光四溢 , 形成了我 国 文学艺术 的一种十分明显 的民族特色 。 《三国演义》是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 的一部长篇小说 , 清章学诚 在 《丙 辰扎记》中说它 是 “七实三虚” , 虚实比例未必说得十分准确 , 但 说它是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性两 结 合 , 却是千古不刊 之论 。 关于三国故事 , 早在南北朝时代 便已有所 流传 。 刘宋裴松之为陈寿 《三国志》作 注 , 就辑录了许多流传民间 的三 国人物的奇闻佚 事 。 历经隋唐五代 , 三国故 事 的流件逐步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 。 到了宋代 , 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 , 市民大量 出现 , 他们要 求有体现自己的愿望 、 兴趣 的文学艺术 , 于是瓦舍勾栏中口头文学 “说 话” 活跃 起来了 , 了 「 口头文学基础上进而写成作 品的 “ 话本文学 ” 便应运而生 。 在各类 “ 说话 ” 中 , “说三分” 是重要的 一类 ; 元朝 至治年间刊 出的 《全相三国志平话》是现 在可以看 到的三国说书艺术的 第一本著作流传 。 至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 中 , 据元 末贾仲 名 《录鬼簿续编》所 载 , 是元 明之际的人 。 他写这部 “ 演义 ” , 不但 是依据陈寿 的 《三国志》和裴松之 的注 , 而 且也是在宋代以来 “说话” 的口头艺术与 “ 话本 ” 文学作品等历史成果 的基础上 , 集中发挥 了他的艺术才能进行创造的 。 可以毫不“张地 说 , 《三国演义》是 民 间说话艺人 、 市民群众 和 作家在历 史上长 期共 同创作的结果 。 因而作品 中的 “ 三 ” 字艺术的民族特色 , 就有 了极其 广泛的群众基础 , 能集中地而 手法多样化地表现出来 。 在 《三 国演义》中 , “三” 字艺术的表现大 致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 举例如下 (引述 内容 均根据清毛纶 、 毛宗岗的 《三国演义》的评点本) : 102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44111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