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时期学校教材初探
(0 次评价)3808 人阅读0 次下载
课程和教学研究 霎 牙 。 恐 备 三国时期 学校教材 初 探 熊承涤 从曹魏代汉到孙吴灭 亡 (公元 220 一 2 8 0年 ) 六卜年间 , 魏 、 蜀 、 吴三 国鼎立 , 战伐频仍 , 政治安定 的时候少 , 战乱的时候多 , 学校教育 处f存亡断续 之 中 教学内容基本上继 承汉代 的绪余 , 但是玄学兴起 , 以儒学为内容的经学 教学受到很人的 冲击 魏国的学校教育在三国当中是比较正常 的曹操父 子精研古学 , 擅长文学 。 《魏书》称 曹操 “ 御军三十余年 , 手不舍书 , 昼 则讲武策 , 夜则 思经传 , 登高必赋 , 及造新诗 , 被之管 弦 , 铃成乐章 ” 。 孙盛 《异同杂语》 中说 , 曹 操 “ 博 览群 朽 , 特好兵法 , 抄集诸家兵法 , 名 1 1 《接 要》 , 又注 《孙武》 十三篇 ” 。 曹操年 二 卜六 岁 , 以 ’ ` 能明古学 . . 征为议郎 。 可见曹 操 对于 : 经 `、沂、 文学 、 兵 法 等都有很 深的造诣 。 还 在建 安时期 , 曹操掌权 , 就 下 过修学令 。 魏国建立 . 恢复太学 , 一般说 , 还 是 继 承 了经 学的教学内容 , 兹依年代顺序举例说明如下 : 魏文帝黄初三年 (公元22 2 年 ) , 废除贡 士 限年法 , 规定郡国所选 , 勿拘老幼 , 儒通 经术 , 吏达文法 , 到皆试 用 。 这就 规定了经术与文法 是考试官吏的内容 。 黄初五年 (公 元2 2 4年 ) , 曹工恢复太学 , 设置 《春秋 谷 梁》 博士 , 依汉制设 《五经》 课 试之法 。 初入 太学的称门人 , 满二年考试 , 通 一经 的 称弟 子 , 不 通一 经 的罢遣回去 ; 弟 子满 二年试 通二经的补文学掌故 ; 掌故满二年试通 三经的摧高第为太子舍人 ; 舍人满二年试通四 经的 , 摧高第为郎中 ; 郎中满二年通 五经的 , 摧高第 , 随才叙用 。 这说喊魏国太学的教材 仍用 《五经》 , 并且规 定 了二年以上考试及格 即升官阶的制度 。 曹巫曾使诸儒撰集经传 , 依类相从 . 凡下 余篇 , 八 百余万字 , 号日 《皇览户 太和 二年 (公元228年) , 沼郡国贡士以 经 学为先 。 太和四年 (公元230年) , 魏上接受笔昭的 建议 , 「i召说 : .` 兵乱以来 , 经学废弛 , 后 生趋 进 , 不由典漠 。 其 郡 吏学通一经 , 才任牧 民 , 博士课试 , 摧其高第者 , 呕用 ; 其浮华不 务道本者 . 罢退之 。” ①这是以 `. 通 经 ” 作为 .’ 牧 民 ” 的条件的 。 明帝景初二年 (公元23 8 年 ) , 科郎 吏高才 解经 义者三卜人 , 从高堂隆 、 苏林等分受 《四 经》 、 《三礼》 , 并且制定了课试 方法 正始七年 ( 公元2 46年 ) , 废帝 讲《礼记》通 , 止始年间 , 建立古 、 篆 、 隶三字石 经 于 太学 。 甘露元年 (公 元2 5 6年) , 魏主曹髦去太学 , 与博士们辩论经 义 , 曹髦主张郑玄说 , 博士们 主张 王肃说 。 曹髦不敢斥责博士 , 因 为王学有 司马 氏做后盾 。 虽然政府提倡讲授儒学经朽 . 沼书屡 下 , 可是学生真正学习的不 多 。 刘靖曾经指 出 : .` 自 黄初以来 , 崇立 太学二十余年 , 而寡有成者 , 盖由博士选轻 , 诸生避役 , 高门子弟 , 耻非其伦 。 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 , 虽 设其教而无其 功 。 ” ②魏国太学收效甚 微 , 主要有两 个 原因 : 一 是教师质量低 ; 二 是 学 生入 学目的不端正— 他们入学是为了避役 . 不 是来求学的 。 《魏略》以董遇 、 贾洪 、 邯郸淳 、 薛夏 、 魄禧 、 苏林 、 乐详七 人为儒宗 。 在这七 个人的教 学中 , 有的是 《五经》 并授 , 有的是专教一经 , 教 《左氏传》的尤盛 。 如乐详从谢该习 《左 氏 ① 见《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② 见 《三国志 · 魏书 · 刘馥传方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3833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