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形象化的“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0 次评价)5286 人阅读0 次下载
每 海南大学学报 1 95 5 年第 3 期 形象化的 “ 资治通鉴 ” 一 《三国演义》 徐君慧 《三 国演义》可说 是一部形象形了的 “资治通 鉴” 。 它通过形象 , 充分阐述了一个 集 团 、 一个阶级 , 要战胜他人 , 取得政权多取得 政 权后能能巩固政权,必须 要有人才 , 要善用 人才 。 所谓 “得人 者昌 , 失人者亡 ” , 这已经是一个格言 了 。 书中通过 正反 各方面的形象 , 反 复阐 明了这一真理 。 《三国演义》开始第一回就 说 明东汉的失政 , 是起于桓帝的 “禁锢 善类 ” , 灵帝的杀害 窦武陈蕃 , 流放蔡昌,人才遭害 , 宵小横行 , 朝政日非 , 才引起黄巾起义 。 第三 回董卓之 能窃据中央政权 , 是一度重视人才 , 对蔡昌一月三迁其官 , 又得了吕布 , 后失去吕布 、 李 肃 , 却遭到覆灭 。 吕布不听陈宫 , 公孙攒不用赵云 , 都遭败 亡 , 他如袁术袁绍 , 刘表刘璋 , 张鲁韩遂 , 刘 路 王 朗等辈 , 或缺人才 , 或有人才而不能用 , 结果都是失地丧身 。 而曹操 、 孙 权 、 刘备 , 原来势力甚微 , 或毫无 基业 , 因能礼贤下士 , 招罗人才 , 而又能善用人才 , 却能 诛灭群雄 , 据土立国 。 无数事实 , 都证明 了人才的重 要 。 曹魏 、 孙吴 、 刘 蜀是 “得人者 昌” 的榜样 。 他们选择人才的标准 , 着重点 却各 自不 同 。 曹操着重 的是才 , “唯才是举”, 对于 “不仁不孝而有治 国用 兵之术 ” 的人 , 照样重用 。 这 在当时讲究门第 , 注重个人的微行末节时代 , 这样的用人法 , 可说是一种革新 。 这种 “唯才 是举 ” 的标准 , 当与曹操自身有关 。 曹操 自称是西汉开 国时的垂相曹参之后 , 但 那太 邀远 了 , 他其实是 “赞阉遗丑” , 祖父曹腾是中常侍 , 父亲曹篙是夏侯氏家之子 , 过继给曹腾为养 子` 这样的 门第并不光彩 。 而他本人的品德也不好 , 从小奸诈 , 游荡无度 , 连亲叔都要整 。 做官以后虽不畏权贵 , 当洛阳北部尉时 , 曾打了犯宵禁的中常侍赛硕之叔 。 但忘思负义 , 杀 了父执吕伯奢全家 , 还说 :“宁可我 负天下人 , 不可天下 人 负我 ” , 又 “挟 天子以令诸 侯 分 , 窃窥汉室, 以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 , 大 节小节都有亏 。 自己是这样 , 当然不能以门第 品 德来要求别人 。 他的 “唯才是举” , 的确网罗了大批人才 。 如他所说 :“荀 或荀筱 , 郭嘉 程显 , 机深智远 , 虽肖何陈平不能及也 。 张辽许褚 , 李典乐进 , 勇不可 当 , 虽岑彭马武不及 也 。 吕虔满宠为从事 , 于禁徐晃为先锋 , 夏侯淳天下奇才 , 曹子孝世间福将 ” 谋臣武将 众多 , 几乎囊括 了中原所有豪杰 。 只有一些特别 注重门第名节的人 , 如称衡等 , 他才网罗而 不得 。 然而 , 由 于重才不重德 , 明主在上 , 还可控制着一些野心家 , 明主一死 , 就出现 “太 阿 倒持 ” 的事 , 司 马 氏父子专权 , 终移魏柞 。 孙吴选择人才的标准 , 则德才兼重 。是 人才而又有德行的 , 如孝子诸葛瑾 、陆 绩 , 严厉正 大的顾雍 , 轻才重义的鲁肃 , 忠心耿耿的黄盖 , 信义昭著的太史慈 , 笃于友谊的周瀚 , 顾全 大局 的甘 宁 , 舍生救主 的周泰 , 拆节读书的吕蒙 据此以求 , 网 罗了江东所有的人才 , 其数 之多 , 不亚于曹魏 。 而且也和曹魏一样 , 人才辈出 。 因此 , 孙策孙权都是年轻幼主(孙策死时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41 , Processed in 0.3659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