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诸葛亮的形象看罗贯中的审美理想
(0 次评价)3911 人阅读0 次下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 期 从诸葛亮的 形象 看罗贯中的审美理想 朱伟明 小刁 孚重 于 : 助 一 少 《三 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曹操 煮酒论英雄 ” ) 中 , 曹操有一段名言 :“夫英雄者, 吞吐天地之志者 也! ” 刘备问 : “谁能 当之? ” 杳 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曰 : “天 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 ! ” 论者往 往以此讥笑曹操过于自负 , 笔者则以为 , 三 国 时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起过相 当 的作用 , 对 此足以当之;而 刘备则 愧领 了 。 实际上 , 在 《三 国演义》中 , 真正 能够推动历史长河中的波 i闹 , 左右历史风 云变幻的是 曹操和诸葛亮 。 然而 , “论 英雄 ” 之 时 , 诸葛亮尚未出山 , 曹操还无法认识 这位 “ 卧 龙先 生 ” 的真面目 。 在《三 国演义》中 , 第三十七 回 ( “刘玄德三 顾草 庐 ” )之前 , 作者重点在写曹操 , 曹 操是历史舞台的真正主角 ; 舞台的真正主角 。 可以说 , 从第三十七回开始 , 作者则 重点写诸葛亮 。 诸葛亮 成为政治历史 没 有曹操 , “天下不 知几人 称王 , 几人称帝 ” , 而没有诸葛亮 , 也就没有刘备集团 的历史地 位 , “三 国鼎 立 ” 的历史也将是 另一种面貌 。 不仅如此 , 尤其 值 得强调指出的是 , 在《三 国演义》的人物形象系列 中 , 作 者对这 两 个人物的描写 。 集中地体 现了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 想 , 在罗贯中笔下 , 曹操不可谓不 “雄” ; 讨董卓 、 擒吕布 、 灭 陶谦 、 平袁绍 、 击乌恒 、 收刘琼 , 所向披靡 , 得天下三 分之二 。 然 而 , 曹操的 “英雄大志” 始终与强 烈的权势欲棍合 在一 起 , 表现出浓郁的贪婪 、 奸诈 、 冷酷的色 彩 , 实为 “奸 雄 ” 。 罗贯中对曹操那种 “宁可我 负天 下人 , 不使天下人负我 ” 的剥削阶级极端利己主 义人生哲学 而至六出祁山 , 则尽于人事 。 七擒八 阵 , 志决身歼 , 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 。 比管 、 木牛流马 , 既已疑神疑鬼之不测 。 鞠 躬尽 乐 则过之 , 比伊 、 吕则兼之 、 , 这正 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目标 。 而这一点 , 在诸葛亮这 一形象中 重 瘁 隐士风 流加功昭青史 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 罗贯中笔下 的诸葛亮 , 罚二十以上皆亲 览 ” 、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是 一 个现实与超现实两个因素 化合的产物 , 他既是 一个 “夙 兴夜 “谨慎 小心 、 日夜操持军务 、 鞠躬尽瘁的军 师 ; 同时他 又飘逸超 这 一形 象 , 熔赤胆忠 心与仙风道骨于一 体 , 而 最终仍然 体现着儒 家入 世 的基 本精神 。 的 “达则兼济天下, 寐脱 一一 44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42309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