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艺术接受三谈
(0 次评价)7396 人阅读0 次下载
《江难论坛》 199 1 年第 l 期 化氛围 与一定时期中 , 对《三国》也并非没有不同的接受效果 。 夏曾佐 《小说 原理 》 说 : “写 小人易 , 写君子难, ’’ , ’一 试观 《三国志演义》 , 竭力写一关羽 , 乃适成一骄矜灭 裂之人 。 又欲竭力写一诸葛亮 , 乃适成一刻薄轻狡之人 。 ” 类似的接受 , 又见于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_; “至 于写 人 , 亦颇有失 , 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 状诸葛之多 智而近妖 ; 堆于 关羽 , 特多好语 , 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 ” 胡适也接受了鲁迅这一见解 的影响 , 他甚至进而发挥说 : “ 《三国演义》的作者 、 修改者 、 最 后写定者 , 都是平凡 的陋儒 , 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 , 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 ” (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 兰国志演义序 》) 这些接受效应或评判主要见于文学研究著述 , 有一定的代表性 。 其出 现本身就是艺术接受下的一种独到的理解,而理解总要添加上自已的 一意又, 艺术作品的 历史就是这些新的意义 、 新的理解的不断出现和不断消失的过程 。 理解和接受正如一个 晶体的不同侧面可 一以折 射不同方向 的光线一样 , 可随接受主体所取的不同角度而有所区 别 , 从这一意义上讲 , 不带片面性的理解就是不可能的理解 。 翅果从创作主体而 论 , 《三 国》意象化的形象与作者意向之间不 自觉的偏差厂有加强 “片面性” 理解的趋势 , 论者在 《三国》人物形象问题上的诸多争论 , 也说明了这一点 。 一般读者阅读《三国》 , 取其审美价值 , 多用 “仰观” _ 的视角 , 他们积极参与作品 的再仓糙 , “必常若 自化其身焉入书中 , 而为其书之主人翁稗(梁启超 公小说与群治之 关系 》) 。 这一类读者运用顺读的方式 , 多追求即时效应的审美愉悦 ,一人物形 象是由作 品中有关意象连续叠加逐渐形成的 。 小说辱传洛出的视觉因子激发读者再现一组 组画 面 , 显现 出各类人物的音容笑貌 。 如第5 0 凤中 , 华容道关羽释曹操一节 , 文中有 “云长 是个义重如山之人 , 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 义 , 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 , 如何不动心 ” 的一 憋嚣翼豪娥瑞:巢骂{ 黔 影 般读者的接受和欣赏 。 _ 研究性读者 (即本文 “ 一 ” 中所说的第二 、 第三类读者 ) 阅读《三国演义况多用 募粼装篡器盖纂霎 耀氛黔踩季纂哭耀暴繁 蓄 蓄 素 , 仅甩理性的综合分 析求得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 同是华容道关羽释曹操一节 , 研究读 者可能与一般读者产生不同的认识 , 他们也许这样思考 ; 这表现 一 r关羽妙 “义” 了吗 了 故我不分就是不明大义!得出这样的认识 也是极正常的 , _ 其实这也反映了作品的多父性 问题 。 《三国》作者的表现主 旨是\回事 , 读者的分析理解又是份回事 , 二者不能混 淆 。 读者的接受领域永远大于作品本身 , 《三国演义》的多义性也是一个普遍的间题 。 嚼杯星磷默耀默黔霓纂粼瀑肯 悬言富 扩票 国》有关问题的争论还会产生和继续下去 , 这正是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朽的原因 。 我们在讨论《三国演义 》艺术接受诸多间题时 , 也逐渐发现了我们自己 生 〔作者单位 文化艺术出版社二 一 (责任编解三 献永)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2-18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4 00:20 , Processed in 0.5374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