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师 范 大 学学报 ( 哲 学社会 科 学版 )
1 9 9 1 年 第 2 期
邺 下 文 学 集 团 论
胡
大
雷
内容提 要
论述了邺下文学集团的组织形式
、 人员组成
、 活动方式与内容及影响等问题
.
认
为
, 邺下文学集团
是 以曹操诸子设置官属为契机而形成
, 诸子官属以曹王与曹植的为最盛
.
曹王 官
属可分两个阶段
, 五 官中郎
将官属中
有徐干
、应场
、 苏林
、 刘度诸人
, 太子官属有刘祯
、 王艇
、 郑冲
诸
人
。 曹福官属有毋丘俭
、 应场
、 徐干
、 郑裹
、 邯郸淳
、刘祯
、 任暇
、司马孚诸人
.
邺下文学集团多具有政
治官属性
质
, 但团结集中了文学家开展文学活动
.
邺下文学集团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有
: 游园欢
宴中的赋诗
、 命题创作
、 同一题 目大家同时作
、 彼此赠阅品赏修改作品
、 品评作家与编撰诗文集等
。
邺下文学
集团组织起来开展文学活动
, 促进了当时的文学繁荣
, 其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也为后世文
学集团作出了
榜样
。
东汉末 年
, 北方有 一批 文学 家
, 如 曹操
、曹 王
、 曹植 及王 集
、 刘 祯
、 陈琳
、应 场
、 徐干
、 阮 藕
、 孔
融 等
, 他 们用 自己 的笔
, 相 当深 刻地 反 映了 当时 的社 会现 实
, 也抒 发 了 自 己渴 望建 功 立 业的 雄
心壮 志
, 他 们掀 起 了我国诗歌史 上文 人创 作的第 一个 高潮
。 他 们都生 活在魏 王曹操 手 下
, 故 有
称 这段 光辉 的文 学历 程为 魏代文 学 的
。又 因当时 正是 汉献帝 建安年 间
, 称此为 建安文 学 的更 为
普 遍
.
对他 们
, 则称 为魏代作家 或建 安诸子 等
; 又因为 当时 川蜀 归刘备
, 江汉属 孙权
, 曹操 是 北
方 实 际 统 治者
, 曹 操 的 根据 地 在 邺城
, 上 述 作家 的 后 半生
, 也 大都在 邺度 过
, 故 又有 称他 们为
“ 邺下
”诸子 的
, 如元好 问《
论诗 三十首 》
中称他 们的诗 风为
“邺 下风 流
” , 陆时雍 《
诗镜 总 论 》
称他
们为
“邺下 之材
” 。 本文 要 考辨 的是
, 这些文 学家 的文学 活动是 否是 有组 织 的? 也 就是 说
, 他 们
是 否组 成 了文 学 集 团 ? 如 果是
, 这个 集 团是 怎样 组成 的? 其组 织形式 与活 动 内容 是 什么 ? 这 一
切 在文学 史上 的 意义是 什 么 ?
让 我们先 从 当时诸文 学 家 的 自述 看起
。
曹王 《
与吴 质 书 》
曰
:
每 念昔 日 南皮 之游
, 诚 不 可 忘
。
既 妙 思 六 经
, 逍遥 百 氏
, 弹棋 闲设
, 终 以 博 弃
, 高谈 娱
心
, 哀 筝顺 耳
。 胎 鹜北 场
, 旅 食 南馆
, 浮甘瓜 于 清泉
, 沈 朱 李 于寒 水
。
滚 日 既 没
, 继 以 朗月
,
同 乘 并载
, 以 游 后 园
, 典轮徐 动
, 宾从无 声
, 清 风夜起
, 悲 茄微吟
, 乐往 哀 来
, 凄 然 伤怀
。 余顾
而 言
, 兹 乐 难常
, 足 下 之 徒
, 成 以 为 然
。
( 《
三 国 志
· 王 某传 》
注 引)
这是 曹王 回忆 包括 吴质在 内的诸文 学家 在渤海 郡南 皮的一 些 活动
。
曹王《
又与吴质 书 》
, 信中先慨 叹徐干
、陈琳
、应场
、 刘祯 诸人 的不幸 逝 世
, 又 曰
;
昔 日 游处
, 行 则 同典
, 止 则接 席
, 何 尝 须臾相 失 ! 每 至 肪的 流 行
, 丝 竹 并奏
, 酒 酣耳 热
,
仰 而 赋诗
.
( 《
三 国 志
· 王 桨传 》
注 引 )
这 是 曹王 概 括叙 述 了 当 日文 学 家 们 在一 起 聚会 活 动 的情 形
, 这里 还 点 出 了其 活动 的 文 学性
:
“仰 而 赋诗
” ; 这里 还 点出 了其 活动的 起码成 员
: 徐
、陈
、 应
、刘
, 及曹 王 自己
。
5 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