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阳岗乃书 中虚构 的地 名
, 可以 置 而不论
.
沧州
、 阳谷
、清河 却是三个 实有 的地名
。 沧 州
、
清 河都在今河北 省境 内
, 阳 谷 则在今 山 东省境 内
. 清河位 于沧 州之西 南
, 相 距约 三百五十里
。阳
谷呢
, 它位 于清 河 的更南方
, 距清河约 二百一十 里
, 距沧 州约五百 一十里
。 无论 是过去或现 在
,
从沧州到清 河
, 按最 直接
、 最顺 便的路 线说
, 都无 需经过 阳谷
.
世 上哪有从 沧 州启程后
, 先 远赴
五百里 之外 的阳谷
, 再绕 回二百里
, 赶 到清河 的大笨 伯?
若 把这 三个地 点连成 一条线
, 正常 的走法 不外 是
: 沧 州—
清河 —
阳谷
。而这 也正是《
金
瓶梅 》
所 改写的路 线
.
《
水 浒传 》
的这个 破绽
, 说大也 不大
, 说 小也 不小
。 说它不大
, 是因 为弥缝起来 并 没有 多大 的
困难
, 如 同《
金瓶梅 》
所处理 的那样
, 不必动很大 的手术
, 只要使两个 地 名互相换 位 即可
。 说 它不
小
, 则是 因为它 毕竟影响 了故事情 节发展 的合理 性
。 如果 不 经过阳谷
, 武松就 不可 能在那里做
都头
, 就 不可能 在那 里遇见 兄长
, 更 不 可能引起下文潘 金莲 和西 门庆 的一 系列 故 事
, 而武 松 由
犯人变成
“行 者
”的 经历也 就失去 了依据
。
出现这 种纸漏 的责任 自然要 由两位共同的作者施 耐庵和 罗贯中来 承担
。
这就连 带着 又 涉及罗 贯中的籍贯 间题
。
武松 的杀西 门庆 和判刑
, 都发生 在 阳谷县
。 第二十七 回写道
:
“武松 收监之后
, 阳谷 知县
“写
一道 申解 公文
, 将这一 千人犯 解本 管东平 府
, 申请 发落
。 ”再 由东平 府尹 陈 文昭 向 省院报告
, 申
请详 审议罪
。 省院 的公 文下达 后
, 对武 松的处刑 仍 由东平 府执行
。
这一审 判过 程
, 把 阳谷 县和
东平 府的上下级 关系 向读者作 了明确 的表达
。
在宋
、 元
、 明
、 清 四代
, 东平都是府或路
、州
, 而 不是县
。 北宋 宣和元年 ( 1 1 1
9
年 ) 改邻州为东
平府
。 这正是 书 中故 事发生 的时代
。 元代改东平府 为东平路
, 明初又 降为东平 州 : 这正是 罗贯
中所 生活的时代
。
而 阳谷 则一直是 东平府或东平路
、 东平 州所辖领 的县
。
如 果罗贯 中是 东平人
, 那他 只 可能 是东平路 或 东平 州人
, 不可 能是 东 平县 人 ( 东平 设县是
民国 以后 的事)
。
当时东平 领有汉 上
、东阿
、 平阴
、 阳谷
、 寿张 五县
。 如 果罗贯 中果真为东平人
,
那阳 谷县就 有五分 之一的 可能性是 他的故 乡
, 起码也在 他 的故 乡的近侧
。 在这 种情况 下
, 他会
对阳谷的地理 环境 一无所 知吗? 他会 认为
, 从 沧州到清 河
, 阳谷是 必经 之路吗 ?
所 以
, 这个 例子再 一次证 明
, 罗贯 中不可 能是 山东东平人
。
四
、
寿 阳 的错位
罗贯 中应是 山西太原 人
, 如贾 仲 明的小 传所说
; 而 不会是 东原人
, 如蒋大 器的序文所 说
; 也
不会是 山东东平 人
, 如当 代某 些 学者 的 论文 所 说
。
这还 可以 从 罗 贯 中的 代表 作《
三 国 志演
义 》
中找到有力 的内证
。
《
三 国志演义 》
嘉 靖本卷 二第九则 有一段文 字
:
献 帝方 始 稍 安
, 青 州黄 巾又 起
, 聚众 百 万
, 头 目 不 等
, 将 充州牡刘 岱 杀讫
, 劫抹 良
民
.
太仆 朱 隽保举 一 人
, 可 破群 绒
。
第十则接着 又说
:
命 东郡太 宁 曹操 与济北 相 鲍 信 一 同破 贼
。操领 了圣 旨
, 会合 鲍信
, 一 同兴 兵
,
击 践于 寿 阳
。
鲍 信 杀 入重 地
, 被 绒所 害
, 尸 首 不 知何 处
。
其 中特别值得 我们注 意的是地 名
“寿 阳
”二字
。
此二字
, 毛 评本第十回同
。
6
l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