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的主持人
。
上 述这 些话写 在毛 批 本 《
琵 琶记》 卷首 的 《
总论》 里
,
这 篇 《
总论》 也是 由
毛纶 口 述
,
毛 宗 岗记 录整理而 成
。 对 父亲 关于评 《
三国 演 义》 经过情 况 的说明
,
毛宗 岗并
未表示任 何异议
。
如果 毛纶所述 与实 际情 况不 符
(假 设毛 宗 岗是 毛批本 主持人 的话 )
,
这
番话对 毛纶来说是 难 以 启齿
,
而 对毛 宗 岗来说
,
也是难 以 笔录
,
公之 于 世的
。 所 以
,
无 论
是 从他俩 的父 子关系
,
还是从 一方 口 述 一方笔录 的特殊撰 写方 式去忖度
,
这都很 难理解
。
其 次
,
第二 十三 回
(
“ 弥 正平裸衣 骂贼
吉太 医 下毒遭 刑
” )
一条 回评 与毛批 《
琵 琶
记》 卷首
《
总论》 一 段 内容的 比较
。
回 评 日
:
尝 读 《
昙 花记 》
,
见 冥 王 坐勘 曹操
,
考之
,
问之
,
打之
,
骂之
。
或 曰
:
此 后 人
欲泄 其愤
,
无 脚之 极 思 耳
。
予 日
:
不 然
,
理应 如 是
,
不 可谓 之戏 也
。
古 来缺 陷 不
平 之 事
,
有 欲反 其事 以 补 之者
:
一 曰 邓 伯 道 父 子 团 圆
,
一 曰 苟奉 倩夫妻偕老
,
一
曰 屈 大 夫重 兴 楚 国
,
一 曰 燕 太 子 克 复秦仇
,
一 曰 王 明 忆 再 入 汉 关
,
一 曰 侯 夫人生
逢 扬 帝
,
一 曰 岳武穆 寸 斩秦桧
,
一 曰 南雾云 立 灭 贺 兰
。
斯 曹 以 天数俯 从人心
,
以
人 心 挽 回 天数
。
然 则爹 承 剑起
,
曹操 头 落
,
忠魂 所结
,
竟 当作如 是 观
。
这段 评语 的主要 内容 和文 字见 于 毛纶评
《
琵琶记 》 卷 首
《
总论》 :
凡 作 传 奇 者
,
类 多取 前人缺 陷之 事
, 而 以 文人 之 笔 补 之
,
·
一 予 尝 旷 览古 今
,
事之 可 恨者正 多
,
拟 作雪 恨传奇数 种
,
总名 之 曰
《
补 天 石 》
。
其一 曰
《泪 罗江 燕
子 还 魂
,
其二 曰
《
博浪 沙 始 皇中击 》
,
其三 曰
《天 予丹 荡秦雪 耻》
,
其 四 曰
《
垂
相 亮 灭魏班 师 》
,
其五 曰
《
邓 伯 道 父 子 团 国》
,
其六 曰
《
荀 奉倩 夫妻 偕老》
,
其
七 曰
《
李陵 重 归 故 国》
,
其八 曰
《
昭 君 复入 汉 关》
,
其 九 曰
《南雾 云 沫 杀贫 兰》
其 十 曰
《宋德 昭 勘 问赵 普》
。 诸如 此类
,
皆足 补 古 来人事 之缺 陷
。
予 方 蓄此意 而 未
发
,
及 读 吾友 悔庵 先 生 所 著
《
反 恨 赋》
,
多有先得我 心 者
,
可 见 天下 慧心 人
,
必
不 以 予 言 为谬
,
异 日 当 先 出一 二 以 呈 教
。
这 篇 《
总论》 成文是 在 评
《
三 国演义》
“ 既成
”
之 后
( 前面 引 《
总论》 有
“ 前 岁得读其 原
本
,
书 既成
” 的话)
。 在 毛本 《
三国演 义 》 大 量评语 中
,
二 十三 回这 一条 回 评现可确
定为是 毛纶 口 述的 内容
,
‘予
” 是 毛纶 的 自称
。 在 毛本 《
三 国演 义》 回 评和 夹批 中
,
“吾尝
读
” 、
“予尝读
” 、
“吾 尝 叹
”
、
“窃 谓
”
、
“ 予 曰 ” 诸如此 类的词 语
,
时 可见到
,
其 第一
人 称
“ 吾
”
、
“ 予
”
,
犹如 二十三 回 回评 的
“ 予
”
,
只能是 毛纶 自
称
,
不可能 是毛 宗岗 自
称
,
所 以 凡出 现
“ 吾
” 等词 的评语
,
均应看 作是 毛 纶讲述 的意 见
( 评 杜甫 《
咏蜀先主 》 诗
出现 的
“ 吾
” 字
,
系评 刻者作伪
,
另 当别论)
。 值 得注意 的是
,
评语
“ 尝读
”
、
“ 予 曰 ”
等 用语
,
所 流露 的 显然是 一 种 评批 主持人 的语 气
,
与 《
总论》
“ 予尝 旷览 古今
” 的语气 相
同
。 所 以
,
由毛 纶 主 持评
《
三国 演 义 》
,
这可 从具体评 语 中得到证 实
。
《
总论》
讲他 评《
三
国 演义 》
“ 为 之 条分节 解
,
而每卷 之 前
,
又各 缀 以 总评 数段
” 云 云
,
是可 以 相信的
。
小说
第 六十 回 写道
:
“
( 张 )
松 大笑 日
:
‘
·
一 此 是战 国 时无 名 氏所作
,
曹承相 盗 窃 以 为 己
能
,
止好 瞒足下 耳 !
’
” 批 日
:
“ 今之 盗 窃他人 文字 以 为 己有 者
,
恨不 令张 永年 见夕
”
与 《
总论》 怒斥
“ 背师 之 徒
”
“ 欲窃 冒此 书为 己有
,
” 二 者似乎 有联 矛
:
一
很可能 这务评 后
是 毛 纶后 来针 对某 人劣迹 而补充 上去 的
。 若 是这样
,
说 明毛纶不 但主 持 了开 始的评 点
,
同
时 也参加 了后 来一定 的修订工 作
。
再次
,
李 渔序 对毛本
《
三 国 演义 》 评 者 的记 载
。 醉 麟堂 刊
“ 四大 奇 书第 一种
”
《
古 本
三 国志》 比较 完整地 反映 了 毛评
《
三 国 演义 》 初 刻的 原貌
。
其 卷首载有李 渔序 一篇
,
序 的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