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同为9
2
篇
。
(
二
)
明活字本多缺 字
,
郭本一 一 补完
。
即
:
卷 2 第 3页
“ 云高气静 兮露凝口
”
,
郭补
“ 现
”
.
卷 3 第 7 页
“ 信一览 而九口
”
,
郭补
“ 惊
”
。
卷 4第 3 页
“ 委厥体 于口夫
, 口 炎炎而 就蟠
”
,
郭补
“ 厄
”
、
“ 炽
”
。
卷 5第 n 页
“ 既口 同忧患
”
,
郭 补
“ 没
”
。
卷 6第 8 页
“ 石室青口与天 连
”
,
郭 补
“ 青
”
。
卷 6第 1
4 页
“ 追举 逐口名
”
,
郭补
“ 声
”
。
“口坐 玉 殿
”
,
郭补
“ 欢
”
。
卷 7第 8 页
“ 既口让位
”
,
郭补
“ 闻
”
。
“ 自立于口 林园
”
,
郭补
“ 上
”
。
卷 7第 9 页
“ 奉口戴巍
”
,
郭补
“ 天
”
。
卷 8第 8 页
“ 发琪 骥于吴口
”
,
郭补
“ 越
”
。
卷 8第 1
6 页
“ 违口口之典议
”
,
郭补
“ 百师
”
。
“使 孤心常存口地
”
,
郭补
“ 此
”
。
卷 8第 1
7 页
“ 口口 龙于口池
”
,
郭于 第一口未补
,
后 两口补
“ 豢
”
、
“ 欧
”
.
卷 9 第 1页
“ 口呵 飞 厉
”
,
郭补
“ 迥
”
。
卷 9第 3 页
“使王乔 与子口口 而逝
”
,
郭补
“ 遨游
”
。
卷 9第 n 页
“茵荐 兮口席
”
,
郭补
“ 兰
”
。
“口 虹兮 陵厉
”
,
郭补
“长
”
。
“ 口椒 兰 其
望 治
”
,
郭补
“ 焚
”
。
卷 9第 1 7页
“口口籍 缨
”
,
郭补
“ 天 子
”
。
卷 9 第 1
8 页
“ 实 朗实口
”
,
郭补
“极
”
。
卷 9 第 2
0 页
“ 三光不口
, 口 阔一扁
”
,
郭补
“ 晰
”
、
“ 幽
”
。
“ 何口早世 陨 丧
”
,
郭 补
“ 为
”
。
卷 9第 2
1 页
“季 嗣 不口
,
纲漏 于秦
”
,
郭补
“ 纲
”
,
改
“ 纲 漏
” 之
“纲
”
为
“ 网
”
。
卷 9第 2 页
“ 乾口口鳞
”
,
郭 补
“ 若脯
”
。
“口口 内宾
”
,
郭补
“ 献 款
”
。
卷 9第 2
4 页
“ 口关防之我 婴
”
,
郭补
“念
”
。
卷 1
0 第 4页
“ 织妇口 而综口
”
, 郭补
“ 欣
”
、
“丝
”
。
“口逍 遥乎六 艺
”
,
郭补
“ 复
”
。
卷 1
0 第 7 页
“ 息口涌
”
,
郭补
“ 泉
”
。
“ 口黎臭 蔚
”
,
郭补
“ 刺
”
.
此外
,
活字本卷 6第 8 页 《君子 行 》作
:
君子 防未然
,
不处嫌 疑间
,
瓜 田 不 纳履
,
李 下不 整 冠
.
周公下 白屋
,
吐 哺不 及餐
,
一 沐三握发
,
后 人称圣 贤
。
接 着低三格 双行小 注
:
《古乐府 》作
` 古辞
”
,
“ 冠
”
字下 有四 句云
:
“嫂 叔不亲授
,
长 幼不 比肩
,
劳谦得其柄
,
和 光
甚独难
.
”
恐 编者有误
,
故附此
.
案这里所 说
“ 古乐府
”
,
当即元人左克 明编 次的 《古 乐 府 》一 书
,
题 作
“古 辞
” 的 《君 子
行 》
,
见 左编 《
古乐 府 》卷 4
。
而 郭本的这篇 《君子 行 》
,
则已 索性 将此 四句 补入 正 文 ①
。
但活字本 小注原 占两 行地位
,
郭本补 此 四句
,
仅用 去一行
,
致使第 8页 《君 子行 》
篇 后 留 下
①作
“ 叔嫂 不亲 授
,
长 幼不 并 肩
,
和 光 得 其柄
,
谦恭甚独难
”
,
文字与活字本小 注所 引及 《
古 乐府 》
卷 4 所载略有异同
,
当是另据别本校补
.
6
1 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