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历史与历史《三国》的文化标尺
(0 次评价)312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三国》历史与历史《三国》的文化标尺 陈虎 袁法周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备受世人的喜爱和推崇。俗语有“少不读 《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如同说“少儿不宜”、“老人不宜”。 对于“老不读《三国》”,有两种说法较有意味:一是“老读《三国》是 为 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 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二是“老读《三国》 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曾几何时纵横四海、气 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老骥伏枥、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 不同的人对《三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广泛的阅读受众及深远的影 响, 使得 《三国》 不再仅是一部小说, 更代表了一种文化—— “三国文化” 。 正是在这种文化的浸润和沾溉下,许多人从小到老都会对《三国》爱不释 手,每当提及《三国》人物或典故时,常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三国》之所以广泛流传、备受喜爱,一个主要原因乃在于其特有的 文化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 简单地讲, 以 《三国》 为质核的 “三国文化” , 其基本内容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历史文化的《三国》。即小说文本本身所 承载的有关“三国”的历史文化;二是《三国》的历史文化。即小说文本 创作、传播、研究、衍生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化产物和现象。二者往往交 织在一起,在不同时代或时期都能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三国文 化”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丰富。可以说,“三国文化”在名胜古迹、历史常 识、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学术研究、文艺创作诸多领域和层面都有广泛 反映。根据《三国》改编或受其影响而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影响了包括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19 , Processed in 0.6456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